身为德共的领导人,林汉以阶级斗争的角度在他面前分析德国近二十年的历史,这些内容对他来说并不是太新鲜的东西。真正吸引台尔曼听下去的,是他想听听面前这个神秘的中国人是怎么评价自己这几年的做法的,他认为自己的失误的地方在哪里,以前,他和希特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这人的能力能通天到轻易地将自己从监狱里捞出来。
台尔曼心中的疑团实在太多了。
林汉在外面继续讲解着,很快他就讲到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德国共产党以及纳粹在这次危机中双方不同的表现。
“经济危机,对德国右翼势力的纳粹党和左翼势力共产党,都是发展壮大的大好机会。但为何纳粹党会得到比左翼力量更多的选票而上台呢?原因很简单,看他们在经济危机中都做了些什么。”
“一个政党,要想让民众投你的票,跟你走,重要的不仅在于你说了什么,更在于你做了什么,以及你做的事,能否给民众带来看得见的实质利益——而且这个利益,最好得是马上兑现的。”
“1929年开始的国社和共产党的竞选之争,纳粹在画饼,德共同样也在画饼,但二者画饼的水平是有区别的。”
“德共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本来应当高举阶级斗争的大旗,告诉民众,现在德国的主要矛盾,是占有绝大多数生产资料的容克贵族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套用通俗一点的说法,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吃大户!再说难听一点,就是绞死德国的各类型的资本家,容克资本家或者犹太资本家什么的,将一切收归国有,进行苏联式的革命。”
“但是,现实中这可能吗?此时的德国政治环境,德共根本不可能提出这样的竞选口号,因为真的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等于直接和控制德国容克资本势力翻脸,直接就会象十一月革命时他们遇上的那般,被血腥地镇压掉。”
“所以,从一开始德共放弃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利益再分配’这两件属于自己最强的武器,在竞选时只能装做无视德国国内实际矛盾的模样,号召民众号召群众给自己投票,他们实际上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如果用列宁同志的观点来评价,这种做法根本就是右倾投机主义。不敢发动群众,不敢煽动德国底层平民对真正的敌人亮剑,又怎么能够得到德国最广大的无产阶级全力的支持?”
“我上面说过,群众是否会跟着你走,是看中你能否给他们带来现实中的利益,而且这个利益最好得是眼前的,马上能到手的利益,而不是画一个饼,造一个空中楼阁,勾画一个乌托邦的未来。但是德共的首脑台尔曼不明白这一点。他在1932年竞选时的口号是什么?选兴登堡就是选希特勒,选希特勒就是选战争?这是什么狗屁口号?去年这个时候,德国人民想要听到的是什么?是面包,是黄油,是牛肉,是马上能端到他们面前,将他们从饥饿中解救出来的食物!至于未来德国会不会发动战争,对于全家都正在挨饿的平民来说,这很重要吗?”
“所以,将来你们回中国,发动群众时,一定要以德共的教训为鉴,脑子里一定要明白,我们的主张,我们的想法,能够给听我们话的群众,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什么样的好处。理想主义,是革命者浪漫的天性。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任何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都要建立在最极端的现实主义的基础上。”
“对比一下德共那搞笑一般的竞选口号,我们再看看希特勒先生这两年都在做什么?他的竞选口号,近的,德国人最迫切最想听到的,是家家户户餐餐有只鸡,有牛排!多么动听,多么现实,多么实在!远的,废除凡尔赛条约,让德国重回强国之巅!多么完美的纲领,德国的各个阶级,无产阶级在他这里能找到填饱肚子的希望,中产阶级能找到复仇的发泄口,而资产阶级在这儿,则可以找到再次象一战一样发大财的机会。几乎德国所有的阶级,都可以在他那儿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在阶级斗争,阶级矛盾这个大问题上,希特勒先生和台尔曼先生一样,他都不敢正面面对。不过比起台尔曼先生,希特勒高明的地方在于转移视线,将一切都推到《凡尔赛条约》上,这一点比起德共又高明了一筹。”
“而在实际行动中,纳粹国社党的人,这时又做了什么?”
“和德共那伙只会喊搞笑口号的家伙不同,国社党这时在尽可能地为平民创造就业机会,基尔工业带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有钱。在这经济危机困境中有办法弄到钱,咬着牙打肿脸充胖子硬撑着,为德国的民众创造填饱肚子的机会!虽然这中间很多时候都是强撑着,但希特勒熬到了大选的最后一刻,然后他前期的投资,就变成了一张张最现实的选票,完美地收回了。”
被人关在小黑屋里,然后被作为反面的典型向学生讲解,这种被人抽脸的感觉绝对非常地不好。林汉的课讲到最后,台尔曼已经坐不住了,他多次拍打着门想要出来和林汉辩解一番,林汉却装做没有听见,到直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然后一挥手,将所有的旁听的学生全都赶出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