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魏军步兵们伤亡惨重。虽然在起初的时候,魏军骑兵吸引了城头上韩军弓箭手大多数的注意力,但因为骑兵的速度太快,慢腾腾的步兵实际上遭受了数倍于骑兵时间的打击。投石机和守城弩联合发威,加上从未停歇的箭雨,魏军步兵们近乎崩溃。如果不是实在不能后退,如果不是张开的城门口吸引着魏军,如同黑暗中的灯火吸引着飞蛾,魏军都要后撤了。想想攻城战的战况只会更加激烈,更加血腥,想想魏王许下的攻克新郑的重重赏赐,魏军又鼓足勇气。眼看着城门口尚未关闭,心里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意味着,自己离攻克新郑,立不朽之功,又进了一步。

城内静悄悄的,在魏军看来,也许是早先进入城内的骑兵袍泽们杀得太过干净,城头上的弓箭手们似乎成了唯一留给自己的下手对象,但似乎,城头的韩军弓箭手们也是绝佳的复仇对象。领头的魏军校尉已经决定,自己一定要把这数千韩军弓箭手枭首示众,否则难以消解心头之恨!近半数手下尚未接敌就战死,魏军校尉从来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战役。唯有敌人的鲜血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

可惜,涌进城内的魏军没来得及高兴,韩军弓箭手们就用一阵阵的箭雨给魏军送上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显然要比方才战死的一千骑兵收到的大礼要高得多,因为城头上的弓箭手们因为魏军尽数涌进城内,也把箭矢瞄准了城内。加起来超过五千名韩军弓箭手vs六千魏军步兵,魏军略占上风。在这片并不宽阔的区域,如果不是韩军弓箭手有城墙作为屏障,韩军即使想要胜利也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毕竟,韩军弓箭手因为连续不停的放箭,双手已经微微颤抖,现在不过是勉强支撑而已。但显然,在最后一支魏军入彀后,韩军没有再保留自己的实力,超过一万名韩军骑步兵从内城涌出,魏军回天乏术。只是略微抵抗一下,魏军校尉就明智的选择了投降!至此,一万五千名魏军骑、步卒全军覆灭!

当晋鄙收到前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脸上露出极度复杂的神色,有震惊不信,有苦涩伤心,有懊恼不已,有愤怒目眦。

很显然,韩国早就识破了魏国的伎俩。韩国早就知道魏国的这十万大军不过是想要行假途灭虢之计。一万五千人的损失对自己来说,对魏国来说,很大,但也不是不可承受!真正让晋鄙胆寒的是韩国的隐忍。韩国明知道魏国心怀叵测,但却一直笑脸相迎。从边境到新郑的数道防线,韩军驻守的兵力虽然不多,但也有五六千人,韩国就坐视己方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全然当做不知道。在己方到达后,更是任由己方的斥候远远地查探新郑的虚实。现在想想,那些在城门口络绎不绝的行人、商贩,城头上若无其事的守军,全然都是韩国自己在做戏吧!要的,就是让自己信以为真,引诱自己突袭新郑。好一个狠心大胆的计划!晋鄙百分百地肯定,驻守新郑的蒙骜绝对没有离开!否则,其他人绝对不会想出这么好的计策!毕竟,蒙骜善于守城是闻名于世的。

但晋鄙也很怀疑,韩国就那么笃定,自己会上当?自己就一定不会稳扎稳打地强攻新郑,而是突袭新郑?晋鄙同时想到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自己的目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到底是谁泄密给韩国知道的?要知道,军中除了几个心腹知道这次行军的最终目标,其他人都是今天才知晓的。而一路上,己方又没有和任何人接触!但显然,韩国应该早就知晓了这个消息,否则不会准备这么周全,在无声无息间就消灭了己方的一万五千大军!

往更长远地说,韩国如此大胆,不是紧闭城门而是主动诱惑自己突袭,一定有必胜的依仗!最起码的,新郑的兵力绝对不能匮乏。可是,韩王、赵王如今被围困在洛阳,救兵如救火,换做自己的韩国的一方,在接到魏国来犯的消息后,一定是紧闭新郑四门,采取守势。毕竟对韩国来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集结大军,先把韩王、赵王救援出来。而不是把大军留在新郑,用来抵抗魏国。这明显不符合逻辑!但韩国偏偏做了这么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就好像,嗯,就好像洛阳的得与失,韩国并不计较!似乎,在韩国看来,抵抗己方的十万大军要远比救援洛阳要迫切的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晋鄙很是疑惑!

“莫非新郑发生了政变,有人想要取代韩王然?”晋鄙暗暗想道。这次的惨败给晋鄙敲响了一个警钟,想要攻克新郑,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闹不清新郑的形势,韩国的形势前,自己仓促地恼羞成怒地继续攻打新郑,并不明智。

如果发生政变,大梁近在咫尺,不可能没收到消息。而且,韩王然的声威太过厉害,又有忠心耿耿的丞相张平、郎中令蒙骜驻守,谁又能在新郑掀得起风浪呢!所以晋鄙在第一时间默默地否定了这个想法。

如果新郑没有变故,没有人想要假手秦国杀害韩王,那似乎只剩下一个解释了,那就是韩王并没有在危险当中,所以韩国才不慌不乱地要对付自己!这种情况似乎也不大可能,洛阳本来就不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邑,周天子在洛阳的几十年,洛阳可谓经久失修,破败不堪,韩王和赵王携带的精锐再厉害,也不可能挡住三倍于己的秦军,因为这几乎是一场野战!除非,嗯,除非韩王根本就不在洛阳城中!

晋鄙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住了!韩王不在洛阳城中?!那韩王在哪?!秦军突袭洛阳,怎么看,韩王都没有幸免的机会!在洛阳被困住的三万韩、赵联军就是韩王、赵王围困在洛阳的证据!但韩国既然可以得知魏国居心不良,为什么就不能知道秦国的醉翁之意呢?!

第三十九章 楚国出兵

当晋鄙意识到这有可能是韩国精心设下的阴谋的时候,自然变得愈发谨慎起来。所以,前军一万五千人全军覆灭后,不断有一些人叫嚷着要为前军报仇,但却都被晋鄙阻止了下来。在没有闹清楚具体的情况前,晋鄙不打算再继续攻城。否则,谁也不知道,韩军又给魏军准备了什么样的意外惊喜。当天,魏军退兵二十里安营扎寨。新郑有了喘息之机。

新郑城里,全然没有被围困的紧张氛围。一场轻而易举地全歼魏军一万五千人的大胜让新郑变得格外喜气洋洋,也让所有的守军放下心来。韩军上下意识到,魏军其实也不过如此。原本的惧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自信心。

实际是,如今新郑全城守军不过四万之数,但不少韩军相信,只要蒙(骜)将军允许己方出站,己方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击溃城外的魏军,虽然他们的数量两倍于己。但经历了今天这一场战事,魏军已然胆寒,虽然魏军不承认,但他们确实已经失去了对新郑的必得之心。这就是士气对一支军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