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田单总觉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阴谋的味道,愈是小心翼翼。这种感觉在赵军放弃昌国后变得越来越强烈!就是因为一切太正常了,田单心里才很是不安。赵军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换做是自己,要么在敌军主力到来前攻克临淄,逼齐国就范,要么是围点打援。赵军没有猛攻临淄,第一个想法肯定不是!围点打援嘛,自然要对敌军的动向一清二楚。可赵军的斥候越来越难以寻觅到踪迹,摆明了一副让齐军安心北上的架势,这算是怎么回事?!赵奢总不会是善于占卜,不用派出斥候就对自己的动向一清二楚吧?!这样的反常行为让田单的心里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也许是觉得自己这样的疑神疑鬼再发展下去,还未见到赵军就要疯掉,田单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赵军怎么出招,自己步步为营就是了。不要命的斥候大把大把地撒出去,等到了临淄城下,以堂堂之兵击败赵军!

“传本将的命令,田方固守昌国,不得擅出!”田单道出了这个命令。

第六十九章 入秦献策

就在赵奢将田单一步步引入埋伏的时候,蜀郡的郡守李冰终于接到了开战以来最好的消息——叛军之首陈和在玉垒山下兵败身死,三万叛军大部分被斩首,少部分投降。如此,持续动荡了近一个月的蜀郡终于再次平息了下来。秦军的损失实际很小,除了在一开始吃了不小的亏,后续可谓占尽了上风。若不是叛军四处游走,裹挟百姓作战,秦军平乱的时间还能提前一点。

心情颇为愉悦的李冰也是胃口大开,晚餐消灭了整整三大碗米饭,外加两条水煮鱼。可惜,李冰愉快的心情没有保持多久。晚餐刚用过不久,武阳就传来急报。韩军兵锋出现在距离武阳不过五十里的地方,武阳危急!李冰的脸色瞬时变得铁青!

“巴郡已经失守了吗?”这是蜀郡郡守李冰在紧急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提出的疑问,也是所有人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

江州失守的消息在蜀郡仅仅有少部分人知道,何况那个时候,李冰正在忙着调集大军镇压叛乱,对江州的战事鞭长莫及。在李冰看来,韩军只不过使出了一些小手腕拿下了江州,但张若手下还有接近三万的战力。考虑到张若可是能文能武的智将,即使不能击败入侵的韩军,想要在半个月内失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眼下事实就摆在眼前,张若很有可能败了,甚至于全军覆灭,否则出现在武阳城下的韩军如何解释?!几乎所有的人都默认了巴郡已经易主的事实。

盯着身前的蜀郡舆图,李冰的眉头拧成一团,经过了这场叛乱之后,蜀郡急需休养生息,可惜韩国在吞并巴郡后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用之兵堪堪有两万五千人的蜀郡不可谓不空虚,更关键的是,在接连失去了北面的汉中、东面的巴郡这两个屏障,蜀郡已经是飞地中的飞地。韩国大军自南方而来,秦军若是后退,也只能退向西面,可西面是茫茫的雪山,也是一条死路。看上去,死守成都是唯一的出路。

“来犯的韩军有多少?”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不少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如果可以击败即将抵达武阳的韩军,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大不了蜀郡封闭四关,固守不出。守住一两年,说不定秦军还会打回来呢!但不少人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想要打回来,谈何容易!

“武阳方面称韩军至少有三万之众,领兵的打蒙字大旗,当是蒙骜无疑!”李冰长叹道。

蒙骜?那个最擅长攻城破寨的蒙骜?!不少人刚刚鼓起的勇气瞬间跌落下去。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攻下大半个巴郡,在秦军眼里,蒙骜俨然成了克星。

“郡守,大不了拼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立即增援武阳吧!”莽撞的人立即献言道。韩国的大军会源源不断地前来,秦军眼下也只能顾及眼前。至于长远的,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嘛,要么死要么降,看天命吧!

李冰面色沉重地望了眼对方,没有言语,相反却是看向一直没有出声的族兄李毅,等待他的意见。李毅毕竟是蜀郡的郡尉,用兵的话,于情于理,李冰都愿意听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