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皇宫中,李玉打着哈欠,满脸的愁容。而旁边,温凉侯刘恭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唠叨着什么。

从傍晚时分开始,刘恭便来找到他,连杯水都没喝,苦口婆心地啰嗦到深夜。而他所说的内容很简单——让李玉发兵。

念及自己的小命握在唐安手里,刘恭没有不卖命的理由。至于发兵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会在乎么?只要能活的逍遥自在,发兵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非还是搬出了唐安的一套说辞。事实上,这套说辞很有说服力。

既能得到大片土地,又能换回仁义的名声,还能养着大唐这条看门狗替大齐戍守国门,何乐而不为?起先只是担心自己的小命,可说着说着,居然连刘恭自己都心动了。他甚至在猜想,自己这一条建议很有可能改变天下格局,而他的名字,将来也会被刻在贤臣榜上。

李玉承认自己很心动,可是牵扯到大军调动,他又暗暗头疼起来。想到车马粮草已经战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便感觉头大如斗,优柔寡断和胆小怕事的昏君气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二人讨论到半夜,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李玉的软弱让刘恭大为恼火,及至后来,二人竟然争吵起来,最后刘恭愤然离去。

……

在一棵树上吊死,显然不是唐安的作风。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一个靠卖屁股为生的阴险小人,也不足以令人放心。

所以,拜访完刘恭,唐安又去了鉴吏大夫府上。

庞光大本来还想避而不见,可谁知唐安根本不信他不在府上的谎言,生生硬闯了进来。而当他表明来意之后,后者更是忧心忡忡。

可惜,他根本没得选择。

庞光大埋在书房之中搜寻谢渊这些年来所犯下的罪过时,稷下学宫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朝廷——魏中天魂归天外,终年百岁!

消息一出,举国震荡。

有些人哀叹,有些人悲伤,也有人想到魏中天和谢渊的死所产生的变化,开始暗暗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