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就像南京叫应天府,北京叫顺天府。

“天兴府?”柳随风一路小声念叨,嘴角弯出一道弧线。任谁看见他这个神态,都能立刻明白他对唐王的态度。

柳随风是翟哲的密使,但不是前来朝觐唐王的,不可能大张旗鼓,以免消息惹得浙东,惹得人心惶惶。听了最近的传闻后,他放弃先接触郑芝龙的计划。

浙东现在拿不出任何利益来与郑芝龙交换,兵发江南前景不明,以郑氏对唐王的态度,像让他发兵,难!

每年进入七月,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但这几日,福州街道上人格外的多,常能见到操外地口音的锦衣汉子。广东、云南、山西和湖广都派来了朝觐的使者,除了浙东,尚属于大明的地方都认同了唐王登基。

半下午光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刚刚过去。

福州新征的皇宫的后花园里,躬身候命的小太监站在树荫底下候命,瞄着不远处凉亭里的新任皇帝,眼皮也不敢乱眨。

这个时候,安静坐在凉亭中养心,应该不会再那么燥热了,但朱聿键安静不小来。

他右手中拿着一份奏折,无意识的在膝盖上敲打几下,目光投向凉亭旁的水池,但很快又把视线收回来,再次展开奏折,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看,生怕错过一点信息。

这是刘忠藻在金华找朱大典了解浙东的形势后,给他上的奏折。

“收复了杭州!这是对清虏从未有过的大胜啊!”

朱聿键赞叹,忽而神情振奋,忽而面现隐忧。偏过脸时,看见荷花池中花团锦簇的锦鲤自由自在的游荡,让他想起几年前在凤阳皇陵的高墙中囚禁的日子。

崇祯九年,就是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那一年,听说清虏入寇京师,他在南阳散家财,招揽义军,准备上北京勤王。却因违反了藩王不可招兵买马、不可离开封地的禁令,被朝臣弹劾,被降罪囚禁在凤阳皇陵内七年。

等他重见天日的那天,大明的天已经变了。

随后是福王在南京登基,一年不到清虏攻占了江南。他的随黄道周等人逃入福建,因为他的封地曾在南阳,同行的朝臣联想到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一个月前推举他任监国,四天前登基为帝。

“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