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丁扛着“方”字大旗,簇拥着一个骑马的文官,正是马士英。
兵丁在绍兴府外二十里被孟康率军拦住去路,马士英单骑随孟康入稍显城面见张国维和鲁王,递交方国安的奏折。
一见鲁王,马士英得意洋洋,一扫之前被驱赶离开的晦气。
“镇东侯的兵断饷闹事,有人在鼓噪投靠清虏,他弹压不住,因此求我来找鲁王监国想办法!”
有军镇支持,他不怕鲁王和内阁不与他妥协。
又是一份让几位东阁大学士说不出话来的奏折。
都是伸手要钱的兵,张国维终于体会到坐到首辅位子山的难处,莫说他手中无银子,就是有银子,这边还有个越国公在虎视眈眈,他也不敢把银子交给方国安。
内阁并一干朝臣商议了半天,最终想了个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命越国公平虏将军翟哲平息方国安军乱。”这几人不是笨蛋,见马士英能带着方国安的兵从萧山行营过来,说明翟哲早就默许了他行为。
只是这样诏令,等于朝廷默许翟哲对方国安部的统御权和以及他直接掌控各地的田赋。
翟哲本身就可以做到,但从鲁王朝廷中发出的命令更加名正言顺。
诏令还没到钱塘江边。
从金华往往萧山行营的道路上,四五个商人打扮的汉子正在打马狂奔。
到了行营门口,那些人翻身下马,落地时脚步有些虚浮,马匹不停的喘着粗气。
命守门的兵士往里通报后,不一会功夫方进亲自快步出营,把这几人引入中军大帐。
大帐们敞开,夏风来回窜过。
那几人一进营,见到翟哲跪地禀告:“奉大人命令去福建联络郑氏,见到郑芝龙上交书信,但他迟迟不见答复。唐王将在福州登基,往湖广、云南和江西的信使不断,往浙东的信使跟在我们后面来了,也有给大人的封赏,所以我们着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