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走动,必然要钱。”翟哲与柳随风对视一笑,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银子的事,这些年我家中还有些积蓄!”柳全终于插上一句话。
七月下旬,季弘与文莹护送乌兰顺运河到达杭州。乌兰的肚子已鼓的像个圆球,好在她自幼在草原骑马射箭,体格强健,初坐船的时候吐了几天,后来一直见识运河两岸的景色,心情转为舒畅,到达杭州时竟然精神焕发。
蒙古女人的性子爱憎分明,熟悉了其实很好相处。这一路在船上枯燥,她与文莹倒是相处甚欢,无聊时文莹教她各式女红。她的手指挽惯了弓箭拿起细小的针线来,笨拙的像个擀面杖,常常让船舱中笑声哄哄。
到了江南,乌兰才知道大同于杭州恰似归化于大同,繁荣拥挤的街道,南北商旅汇集在水门的船只让她目不暇接。西湖边的曲苑风荷、柳浪闻莺让她这个自幼在草原长大的女子心旷神怡。但再美的景色也挡不住她对爱人的思念,这一次她与翟哲分开太长时间了,期间发生的变故更是让她日夜揪心。
柳全早在杭州城外买了一座宅子,又请来丫鬟和稳婆伺候,小心待产。
翟哲一直到七月下旬才推掉堆积如山应酬,抽空赶回杭州。一路上行色匆匆,想着快要能见到乌兰,这些日子谋划的家国大事,全然抛在脑后。走近安静的院落,看乌兰顶着个大肚子坐在那里悠闲的怕打着蒲扇,两人只需对视一眼,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
第340章 讨官
从杭州往宜兴的官道上,两辆黑色马车不紧不慢的转动轮轴。
在江南水乡,很少能见到马车这种交通工具。那是达官贵人、富商子弟闲极无聊时的消遣物,携妓郊游时用来充脸面,摆排场时用的。这两辆马车一看便是新制,黑色的斗篷隐隐闪亮光泽,驾车的马匹均是四肢健壮,双目有神,一看便知不是普通拉货的驮马。
过往的行人忍不住多看一眼,有人眼神中掩饰不住羡慕,有人恨恨的土里吐上一口吐沫翟哲盘膝坐在第一辆马车里,拉车的马匹是他带过江的战马。
几个月间,他在江南的已经小有名声,但仅仅限于和卢象升有关联的人物,对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物,他不会没事找事的露脸。人靠衣装,他不喜欢这种奢侈的装扮,但不这样,他根本无法挤进那个圈子。
周延儒很欣赏他,至少从表面上是如此,但当过大明首辅的人物,心思岂会被他一眼看透。
为了这次的密会,他放弃陪伴乌兰生产的计划,希望回去的时候还来的及。
从杭州到湖州府,马车顺着太湖边的堤岸行走,左侧窗外的水面笼罩在一层白雾中。一路行来,从湖州府到苏州府地界,两侧的水田中不像宜兴那般全是金黄色的稻田,竟然一大半全是桑树。太湖两侧是大明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州的丝绸天下闻名,种桑养蚕想必比种水稻收益要高上不少,但现在大明最需要的不是丝绸,而是粮食。
这些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眼下连个落脚的地方还没有,像这些关系国运的大事不是翟哲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