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总愣了愣,把银子收入囊中,面露讥讽之色道:“和你一样。”
翟哲脸色稍稍有些尴尬。
大明与蒙古之间在大明穆宗皇帝之前来往甚少,北境的边关几乎全部封闭,蒙古人为获取茶、铁等物,连年寇边,战争不断。隆庆年间,首辅高拱主政之时借助契机与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议和成功,阿勒坦汗发誓永不犯明,才开放边境准许蒙古人和汉人互市,造就了边境的繁荣。
但朝廷对互市的货物有了严格的限制,如粮食、铁器等物是绝对不允许私入草原的。但凡禁令之下的货物在草原的利润都不可限量,商队夹带私运不绝,这几年随着军饷短缺,边军为了生计也参与其中,禁令都已成了牟利的手段。就像翟哲的货物也不可能全是茶叶,但只要上面没有特别的交代,收了好处后睁一眼闭一眼是常态。
商队出了宣镇视线豁然开朗,两边仍是高低起伏的山峦逐渐过渡向丘陵。翟哲安排一人前往张家口报信,护卫骑兵立刻散开形成一个近两里路的半径向前扩散,从这里开始就将是用着他们的地方了。
宣镇和张家口之间三十多里路从前还算安全,自前几年发生过两起马贼劫掠客商的事件,驻军却完全不理会,商队过往这里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但这里处于大明边军的夹击之地,张家口繁荣时又有多家商队的护卫过千人,马贼也不敢随意进入此地。
行走四五里路,脚下的土地逐渐松软,道路两边都是黄绿相间的草皮。翟哲看见前面不远处道路中间有块松软的土地留下了一道车辙,走过去下马细细查看,待孙子财到了自己身边,问:“是刚才的那支货队留下来的吗?”
“应该是,十几辆马车,还有七八十匹驮马。”
“这么重的车辙,他们运的是粮食!”翟哲伸手压了压车辙下的泥土,自言自语道:“难道冬天真的有商队要出塞?”
“到了集市就一切都知晓了!”孙子财提醒。
商队正行走间,远处探路的护卫打了几个响亮的唿哨,纵马往回疾奔。
“有人来了!”护卫们匆忙收缩,压在商队阵头,驮马也停下脚步,伙计们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翟哲摸上腰刀小心戒备,不久便听见铁蹄声阵阵,听阵势足有近百骑兵。片刻之后,在前查看的护卫又打了几声唿哨,翟哲松了口气。
“自己人,集市里的兄弟们来接应了。”
翟哲催马上前,拐过山脚迎面来一列骑兵八九十人,为首一人头发松散的披在脑后,一身蒙古人着装打扮,腰上挂着一柄桦木短工,马鞍上还挂了一柄描金长弓。
“萧兄!”翟哲面露喜色,上前打了个招呼。来的这人正是翟家常驻张家口的护卫头目萧之言,也是翟哲亲自拉入翟家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