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四艘帝国级航母。每一艘航母也可以搭载四个中队的海鹰-3战机,再加上十六艘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上面的两个中队。

如此全部加起来,中华太平洋舰队所拥有的舰载机,就达到了一千五百架。比盟军预计的还要多五百架。

或许比起日美联合舰队庞大的七千架来说,这一千五百架完全不算什么。可是这就是中华和日美两国不一样的地方,中华一直都在讲究,兵贵精不贵多。

按照中华出勤率,这一千五百架舰载机,能够在二十分钟之内,起飞六百架战机并且立即投入作战,剩下的飞机,也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全部升空。

日美联合舰队呢?他们也可以一次性出动近半的战机,其他的战机也可以在一个多小时之内全部起飞。

一个是先进,但操作复杂。一个是水平一般,操作简单。两者的出勤率,其实算起来也差不多。

在绝对公平的角度下,在近距离海战中,一但双方的航母距离不超过一百海里的时候,中华一方就会吃亏,主要是数量方面。距离一拉开结果就难说了。

所以,尽管盟军占很大的数量优势,中华也是有信心的。在舰队从马绍尔群岛出发前夕,刘海江海军上将在致全体官兵的电文中说:

“这次作战给你们提供了给予盟军以沉重打击的机会。”

随即也很快向各舰下达了准备任务是注意事项:

“这一次旨在侵占马里亚纳群岛的进犯即将开始。进犯部队将由各种战斗兵种组成,其主力,有近百艘航空母舰和运输舰以及辅助舰只。如果盟军没有发觉我们行动的话,我们就能从马里亚纳群岛北东的阵位上对敌航空母舰侧翼进行突然攻击。以后的行动将根据这次攻击的结果、马里亚纳群岛部队给予盟军的打击以及关于盟军动向的情报来决定。成功地完成现在开始执行的作战计划,将对我国作出重大贡献。如果我方的航空母舰在故机进攻下疏开,也要设法保持在彼此能看得见的距离之内。”

从11月的第一天起,以马里亚纳群岛为基地,飞机就开始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六百海里半径的半圆内进行巡逻,以搜索盟军攻略部队。当然,它们的搜索行动也受到了正在逼近的盟军舰队所穿过的大雾的妨碍。

远在汉京国防部指挥中心,对此事也是高度的关注。然而很多时候天公不作美,浓雾给日美联合带来了很多的帮助。因为中华的间谍卫星,根本无法穿透浓雾,在盟军舰队进入雾区的时候,间谍卫星失去了日美联合舰队的踪迹。

为此,陈绍也只有命令指挥中心,高度关心太平洋上所有可疑的地方,并立即告知中华太平洋舰队。

不过,间谍卫星失去了最大功效,盟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华人——盟军以为他们还不知道,没有准备——已经知道了自己方企图,并作好了充分准备,等时机一到就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