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过去了,尽管地面战场一直炮火不断,天空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战机。可是海军除了潜艇和驱逐舰忙碌一点之外,主力舰艇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四年的积累,似忽就是为了最后的大决战。
休整四年的英国皇家舰队,穿过直布罗陀,开进地中海。英国舰队旗舰为英国雄狮级超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用大西洋海战被击沉的伊丽莎白女王号选号为其命名。舰队拥有两艘航空母舰,两艘老无谓级战列舰,还有从美国购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
进行这次交战的意方舰队是由意大利舰队司令安杰洛·坎皮奥尼将军直接指挥,其兵力有“朱利奥·恺撒”号和“加富尔”号超级战列舰、6艘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以及若干艘驱逐舰。该舰队在完成对前往班加西的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之后,便向北返回意大利。为了防备在返航途中遭到对方袭击,意大利事先特地加强了这支舰队的力量。
英国航空母舰上舰载机原打算攻击意大利战列舰,因未找到目标,便对敌巡洋舰发射了鱼雷,但毫无效果。根据意大利军舰的航向来看,坎宁安认为意舰正在掩护运输船队驶往利比亚。因此,坎宁安率领英国舰队插入意大利舰队与塔兰托基地之间。
当天下午,英国的轻型巡洋舰与意大利巡洋舰相遇。意方的巡洋舰不但为数众多,而且舰炮射程也远,英舰艰难奋战,直至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赶来救援。此后不久,伊丽莎白女王号发现了两艘意大利战列舰,并在26000码的距离上与敌交战。
尽管英国国力已经不复当日,但是英国的水兵,素质还是世界顶尖的,意大利水兵,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英舰刚发射几发炮弹,就击中了意大利旗舰“朱利奥·恺撒”号的前烟囱底部。于是,坎皮奥尼命令驱逐舰前去实施鱼雷攻击,他自己却在一阵烟幕的掩护下撤出战斗,驶往墨西拿。英舰企图切断意大利舰队的退路,因此,双方展开了全面的炮击,战斗变得更加混乱。意大利舰队由于在速度上占优势,它们于17时成功地逃脱了危险。
坎宁安担心在距意大利海岸25海里以内会遭到潜艇伏击,因而停止了追击。在意大利舰队同英国舰队交战之际,英国两支运输船队从马耳他驶往亚历山大。在这次战斗中,坎宁安的舰队牵制住了敌人,保卫了运输船队的行动。如果没有英舰队的掩护,这些运输船只将直接遭到敌机的攻击。
卡拉布里亚附近的海战似乎证明了坎宁安的进攻方针是切实可行的。同英舰相比,意大利战列舰上的主炮口径虽小,但数量较多。意方的两艘战列舰本来完全可以趁英国的两艘慢速的战列舰尚未投入战斗时与英国旗舰进行近距离交战。意大利舰队中的巡洋舰实力也比英方雄厚得多。然而,坎皮奥尼却没有充分利用他的这些有利条件。尽管英国的两艘航空母舰可以对意大利舰队进行攻击,但它未有效地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意大利岸基飞机没有进行密切配合。它们在战斗结束后才赶到战场,不但没有去攻击英国舰队,反而攻击了自己的舰队。幸而这些飞行员投弹的精确度如同他们的敌我识别能力一样低下,因此,没有一艘意大利军舰被炸伤。
二十世纪44年2月19日发生的斯帕达角海战再次表明了意大利海军的指导思想是,力求避免同势均力敌的英军作战。当时,英国的3艘驱逐舰在克里特西北方进行反潜巡逻,结果与两艘意大利轻型巡洋舰遭遇。英国驱逐舰转而向位于他们北面的澳大利亚的悉尼号轻型巡洋舰和另一艘驱逐舰求援。当时,意大利军舰上的6英寸主炮占有优势,只是小口径火炮稍处劣势。尽管如此,意舰发现悉尼号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逃去。在追击过程中,悉尼号击沉了意大利的科利昂尼号巡洋舰,另一艘意大利巡洋舰班德·尼尔号受了伤,但终于设法驶抵托卜鲁克。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英国海军部和坎宁安重新规定了地中海舰队的任务。鉴于意大利在地中海东部拥有许多利益,鉴于驻埃及和中东的英军需要频繁的支援,英国加强了东部舰队即地中海舰队的力量,并规定驻直布罗陀的皇家舰队将作为海军部所控制的一支突击力量,随时准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作战。
第五百九十四章 争夺地中海(下)
在直布罗陀的北大西洋海军指挥官、海军上将达德利·诺思爵士也可以请求英国皇家舰队协助阻止敌舰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坎宁安希望将他的两艘速度慢的无谓级战列舰调走,而建立一支由2-4艘装备有雷达的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超级战列舰的舰队。
为了确保他对意大利重型巡洋舰兵力的优势,他还要求增加舰队中重型巡洋舰的数量。在兵力调配期间,英方除了遭到一些空袭之外,基本上没有遭到意方的干扰。此外,坎宁安还利用这次兵力调配之机,向马耳他派去了一支小型运输船队。
袭击塔兰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