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彰阿这人眼光不错,能看出杨家的难处,这事儿八成是穆彰阿促成的,既然朝廷愿意质押滇铜,那就不妨让川西的乱子再大一些,不逼反朵康看来是不成了!
计长,你说咱们该怎么利用这道圣旨呢?”
身边人除了杨家的管事,就剩一个徐子渭了,大哥、魏芷晴都回云南过年去了,杨猛也只能把心思用在正事儿上了。
“三爷,不必着急,想来川督琦善那边还有东西的,这圣旨说的不明不白,戡乱可不是小事,这次不止是咱们,可能琦善那老鬼,也做了朝廷的替罪羊!”
摆弄了一下手里的圣旨,徐子渭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人呐!就怕扎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魏五的教导,加上林老虎这个劲敌的磨砺,三十许的徐子渭倒是大有长进,对于朝廷的大势,他也多了一份把握的能力。
“呵呵……跟着魏先生,你也是长进了不少,这年关就要来了,不把家口接过来吗?”
这话杨猛就纯属是逗弄徐子渭,这个色胚,借着抄五大户的机会,可是又弄了几个大户夫人的。
“呃……这事儿还得三爷帮着说项说项,抄五大户的时候,计长又伸手了!”
杨猛在点拨徐子渭,徐子渭也是在表忠心,有些事儿是杨猛喜闻乐见的,徐子渭这么做,也算是在迎合杨三爷,有些劣迹还是要有的,不然这样的人用做腹心,也不能让人安心啊!
“记着!获罪之人你可以为所欲为,但那些良家,再好吃再好看也不是你的菜,随意吃到嘴里,那可是下了药的,会要命的!
就按你说的来,咱们瞧瞧琦善那老儿会说些什么,反正临近年关了,朵康那边,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与朝廷为难,万事都要等年后才会发动的。”
这些天杨猛也从裘时仑那边,了解了一下朵康与朝廷的关系,而朵康与朝廷的关系,也就是藏边与朝廷的关系,藏边与朝廷,与其说是中央与地方,不如说是宗主国与属国。
所谓驻藏大臣,不过是朝廷平衡藏边的策略而已,明面上三大法王、四大噶布伦与驻藏大臣分庭抗礼,实际上这潭水却比朝廷想象的要混的多!
朝廷平衡的只有卫藏的权力,而安多和康巴却是游离在权力斗争的外围,不得不说驻藏大臣是平衡藏边的一记妙棋,藏边只有三千藏军,这是朝廷点头应允的,不属于这个军营的都算是私军,私军这东西,保护自己也就够了,拿出来为朝廷办事,那就属于扯淡了。
藏边的人口不少、民风彪悍,可这两年却频频被属国骚扰,而卫藏那边只能跟朝廷哭穷,这对藏边的彪悍民风来说,无疑是个绝大的讽刺。而这些东西,也坚定了杨猛对康巴动手的决心。
自从得了朝廷的圣旨,十几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可川督琦善那边却迟迟没有音信,这事儿又要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