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靠靠躲避风浪,五艘轮船沿着大清的海岸线,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才跌跌撞撞的到了上海。邀天之幸,海上的风浪,杨猛一行人都避了过去,但轮船不时发出的‘嘎吱’声,还是让杨猛受了近二十天的折磨。
在上海的口岸,弄好了通关文牒,检修了一下船只,壬雷斯买的二十艘轮船,蒸汽机都是用的最好的货色,虽说路上出了点小毛病,但性能还算可靠。
“全速行进!”
中速航行的轮船,比杨家的货船快,到了长江河道,也该试试全速航行了。
半程全速、半程中速、昼夜不停,杨猛他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了盐津渡口。
第二百四十二章 筹谋(上)
五艘轮船到了盐津古渡,洋务的事情就成了一半,一个多月的航程,洋技工们也带出了一批合格的学徒。
这五艘轮船也算是考验完毕,性能还算不错,当然这个性能是与杨家原来的货船相比,这样的性能与杨猛理想中的性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行船过程之中,虽说出了不少的问题,但因为杨猛拆卸的另外几艘船上的零件,航程之中,因为修理船只,只耽误了三天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杨猛也没闲着,航行太过无聊,除了玩女人,就是跟着洋技工们,学习船舶的知识,这一路的航程,杨猛积累了许多船舶知识。
有了这些东西垫底,杨猛对于广州造船业的前途,也越发的看好了。
将船只留在渡口检修,杨猛马不停蹄的直奔宜良而去,这次赴粤,自己应下了好多的差事,云烟的产能有些跟不上需求了,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扩大云烟的产能。
一趟广州之行,又收了九个女人,这些都是杨猛上过手的,不能送人,就只能养在宜良的庄园了,无非莲儿之前缺人手,现在正好给她补足了,安置好了后宅,杨猛就直接找来了丁泰辰。
“泰辰,通知丁叔,让他在滇西选出一万新军,近期就赴广州驻扎,这些人要是愿意带上家口的话也可以,这次驻扎的时间会很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滇西各处田庄的管事,也选出一批精干的出来,让他们跟着新军赴广州,在云南做的事情,也要在两广做。现在的重点是广东,广西暂不发展咱们家的田庄。
再选一批家口多的壮劳力,这些人不能带着家人,让他们到广州学习造船。明湖书院和云南各地的私塾,也选一批十二三岁以上,二十五六岁以下的读书人,前次不是让你选过一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