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距离洛阳已经很近,骑快马三天时间便能赶到,因此消息的来回传递快捷许多。刘和刚到邺城不久,洛阳方面就得到了消息,与洛阳上层一些人的担忧焦虑相比,洛阳附近各县的百姓得知刘和靠近了洛阳时,一片欢欣鼓舞,甚至有许多青壮成群结队地前往邺城,表示要投奔刘和,参军入伍。
刘和当年在洛阳苦心经营数载,虽然没有收拢洛阳士族的人心,但却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认可,如今皇帝忽然从长安回了洛阳,这些穷苦百姓担心有人破坏刘和当初定下来的规矩,还有不少人担心以较低的田租分给自家耕种的土地会被那些大族重新夺回。
实际上,随着皇帝的东归,洛阳城内已经暗流涌动,有不少当初被刘和拉进黑名单的世家大族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向皇宫靠拢,向归来的朝堂大臣靠拢,妄图形成一个利益团体,推翻刘和当初制定的一些临时性的土地规定和帮扶穷人的政策。
李严几乎每天都会将自己得到的情报梳理总结之后投向邺城,而赵云在控制了整个河内之后,也是特别重视维护从洛阳至邺城的驿道,不仅派出骑兵在数百里的道路上日夜巡查,而且还在几处紧要的渡口关隘附近安插了大量的密谍细作,严密监控着洛阳周围的动静。
第四五七章 驱离
刘和在邺城风光无限的时候,已经输的快要一无所有的吕布,也在安邑暂时的安顿了下来。如果不是赵云接到了刘和的指示,有意放水,只怕吕布连安邑这块安身之地都无法得到。
吕布原本的打算是挟持着天子和一干大臣们前往安邑,然后通过天子的名义向洛阳方向寻求支援,结果在渡河北上的时候被司马懿摆了一道,天子竟然乘船顺流而去,只留下吕布骑着赤兔马在黄河北岸干瞪眼。
吕布一度怀疑是皇甫坚寿主导了这件事情,但是皇甫坚寿一口咬定他并不知情,不然他怎么可能不趁机乘船离开?事后吕布调查,两艘脱离队伍的渡船上面除了载着刘协和十几名护卫之外,也就是种辑跟着司马家的人一起离开,这也就从侧面证实了皇甫坚寿的话。
实际上,皇甫坚寿之所以坚持留下来,既是为了给司马懿断后,也是担心无法逃脱的朝中大臣受到吕布的戕害,他和王凌都觉得只要让天子顺利回到洛阳,自己这些人,包括被吕布控制起来的朝廷大臣,最终都能平安地离开河东,回到洛阳。
抵达安邑的时候,吕布手下勉强还能凑出两千五百兵马,皇甫坚寿手下有一千五百多人,再加上一千多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便是五千人左右的队伍。安邑此时正好处于各方势力都没有干预和插手的空窗期,吕布很顺利的便带着队伍开进了城内。
看着被袁绍搜刮一空的安邑城,吕布真想放声大骂几句,他本以为安邑十分富足,到了这里可以好好补充一番,结果袁绍离开时刮地三尺,现在除了给吕布留下成片成片的空房之外,别的东西似乎都很稀缺。
谋士王楷安慰吕布说:“将军不要灰心,安邑附近虽然被袁绍搜刮一空,但他却搬不走盐池,只要派兵守住了那里,用不了多久就能换来大笔的钱粮!”
吕布听了王楷这话,心里好受了一些,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后勤官秦谊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于是叹气说道:“唉,当时从长安撤退的匆忙,也不知道秦谊有没有逃出来,如果他在这里,我就不用为钱粮之事担忧了。”
王楷又向吕布建议说道:“将军,如今我们手中的兵马有限,应该寻找机会把皇甫坚寿手下的兵马拉过来!”
吕布点头,同意王楷的提议。“留着皇甫坚寿,总是令吾心中觉得不安,我早就想把他赶走了,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将军,现在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袁绍麾下大将麹义在绛邑屯驻了大量兵马,将军便以防备麹义为名,将皇甫坚寿调到安邑北面的闻喜,让他去抵抗麹义。若是皇甫坚寿抗命,将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除掉;若是皇甫坚寿领命,将军只拨给他五百士兵,到时候他一定会带着这点士兵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