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好!传本侯将令,命韩起、公孙模和卑衍从东西两面向吾军靠拢,今夜三更时分在襄平城南二十里汇合!”

一道道军令飞速传往各处,各路兵马向着预定的地点紧急赶路。

与此同时,徐晃率领部队刚刚进入无兵驻守的候城。

“将军,事有蹊跷。据附近的探子汇报,驻守候城的韩起部是在四天之前离开的,走的时候十分匆忙,准备似乎并不充分。难道是襄平那边吃紧的缘故?”张峻有些不解地问徐晃。

徐晃仔细观看行军地图,然后沉吟说道:“立即派人连夜前往襄平、望平和辽阳三个方向侦察,我怀疑公孙度调集军队是为了对付我们东线的部队。传我将令,部队连夜赶制登城的云梯,明日一早立即出发!”

翌日清晨,徐晃率军向襄平疾行赶路。同样还是这个清晨,公孙度调动的三路援军与他亲自率领的部队在襄平城南三十里处汇合,此地距离度辽军扎营的鞍子山只有十里之遥。

鞍子山一处高坡上,鲜于银手持千里镜向北方观察,脸上原本轻松的表情变得严峻起来。

“嘶,公孙度够狠啊,这次竟然集结了超过四万的兵力来对付我!”

“传我命令,部队立即结圆阵,准备防守!”

一场双方都想要的大战,在两个时辰之后爆发。

公孙度希望借助这场以多胜打少的围歼战将东线的度辽军歼灭或者打残,这样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防守大辽水而不用担心两面受敌。鲜于银则希望借助这场阵地防守战拖住公孙度的主力,为尚且不知道会从哪里出现的徐晃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大战从一开始就十分激烈,公孙度指挥部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对度辽军发起了一波一波的冲击。鲜于银则将部队排成野外防守的最佳阵型圆阵,将所有的投石车放在阵中,将刀盾兵和长枪兵排在最外层,中间是短弩兵,稍微靠里一些的是长弓兵。

度辽军步兵操练的这个圆形阵,当初是为了对付来去如风的鲜卑人和乌桓人,这种阵型最大的缺点是机动性差,而最大的优点就是防守严密,在旷野之中就像一个硕大的铁桶,无论哪个方向的防守都十分坚固稳定。

公孙度认为自己兵力比度辽军多出一倍还不止,如今又是在野外作战,所以就算遇到了度辽军的激烈抵抗,在几轮冲击之后付出了五千士兵的生命,但他依然固执地命令部队继续发动冲锋,无论如何都要在度辽军这个铁桶大阵上撕开几道口子。

一场野外激战从中午战到傍晚,度辽军依然稳如磐石,公孙度眼见天色已晚,只好放弃攻击,鸣金收兵,准备来日再战。

到了夜间,谋士阳仪建议公孙度出兵偷袭,被公孙度否决。公孙度对阳仪说:“度辽军结的这个阵型不方便移动,但却利于防守,白天我之所以要发动猛攻,就是想让他们趁着夜色改变阵型,悄悄向南撤退。只要他们一变阵型,吾军便有了机会。如今度辽军没有动静,我们若是贸然出兵夜袭,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会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