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原因累加之下,轲比能这次只能接招,与刘和在大草原上进行堂堂正正的一战。
决战的场地被定在了大青山以北五十里处,刘和率领大军从西南方向取直线朝此地挺进,轲比能则以逸待劳,静静等候汉军的到来。
刘和麾下部队由一万龙虎卫步兵、五千幽燕军步兵、一万五千骁骑卫骑兵、五千乌桓援军组成,大军在茫茫草原上呈倒品字阵型排列。其中,三千重骑兵和五千重步兵位于中军位置,三千车兵挡在五千长弓兵和强弩手的前方,两千近战步兵守在刘和所在的中心位置;位于左翼的九千轻骑兵由张郃指挥,位于右翼的八千轻骑兵由赵云指挥。
为了加强三个兵团之间的指挥协同,刘和让兵器司特别打造了几辆高达三丈以上的指挥车,上面站着手持几种不同颜色旗帜的信号兵和瞭望哨。信号兵负责将本军指挥官下达的指挥命令通过手旗的方式下达给士兵,瞭望哨则负责将观察到的敌情汇报给本军的指挥官。
因为信号兵和瞭望哨的重要性,所以指挥车顶端的望斗被设计成了反斜面,防止敌军用箭矢进行攻击,保证望斗内的两名士兵安全。有时候,为了观察整个战场形势,身为指挥官的张郃与赵云甚至可能会亲自登上指挥车顶端,而不是身先士卒地冲锋在最前方。
这种人数超过五万以上的大规模兵团作战,单凭一两个武将的勇武在战场上厮杀已经不起作用,就算强如赵云这样的主将,他也不可能一人单挑鲜卑人的数万骑兵,所以如何调度指挥麾下士兵进攻、坚守和后退,向哪个方向进攻,向哪个方向收拢,向哪个方向增援,这些才是身为主将应该做的事情。
轲比能没有高大的指挥车,但他有丰富的草原地形作战经验,三万五千多部族勇士被他分为三波,以波浪阵型疏散排列,看样子他是要发挥本族战士擅长马上游动射击的最大优势,以三叠浪的方式冲击汉军。
两军对垒,人马嘶鸣,旌旗招展,战鼓轰然敲响,大战开始……
幽州汉军排在中军位置最前方的重甲铁骑依然作为首发的部队,凭借超强的防护与迎面而来的鲜卑人近身搏斗。曾经吃过重甲铁骑亏的鲜卑人,基本上都变成了死人或者俘虏,轲比能在六年前与汉军交手时,还没有见过刘和整出来的这种烧钱至极的重骑兵,今日在战场上总算是有幸目睹幽州黑甲重骑兵是如何强大和恐怖。
重骑兵依然是以长杆的骑枪作为他们第一轮进攻的武器,在一阵令人心颤的骑枪折断声中,将马上的鲜卑骑兵刺个通透。
一个鲜卑部落头领看到汉军重骑兵的长枪被折断,于是大声喊道:“儿郎们不要怕!汉军这些披甲的骑兵已经没有了长枪,让我们冲过去将他们解决掉!”这个头领喊完之后,便带着部落内的骑兵嚣叫着向重骑兵冲了过来。
然而,骑枪被折断后的重骑兵并非被拔掉牙齿的老虎,他们使用骑枪进行第一轮攻击不过是想以最小的代价在第一轮冲锋时给对手最大的杀伤,等他们丢掉折断的骑枪之后,其实才是他们最可怕的时候。
“重骑营,举刀,冲锋!”
“长枪兵做好迎敌准备!”
“长弓兵,正北方向,仰角三十,两轮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