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回到邺城的袁绍卷土重来,再度对付虚弱的韩馥,在征得韩馥的同意之后,刘和任命太史慈为南部骑都尉,统率四千幽州骑兵进驻瘿陶,帮助韩馥渡过战后虚弱的这段时期。
常山相孙瑾好不容易招募到的两千郡兵被韩馥全盘接收,与守卫高邑城残存的两千多士兵一起编入张郃的部队。经此一战,张郃充分向韩馥展示了自己的忠诚和能力,所以被韩馥任命为州司马,统揽全部兵权,守卫高邑。
鲜于辅和徐邈带着三千真定好兵、五千转化过来的降兵,以及阵亡和受伤的两千骑兵,返回幽州。涿郡太守李敏亲自率领一千郡兵进入中山国前来迎接,显得格外隆重。
刘政暂时留在太史慈身边,似乎下一步刘和对他还有新的任用。
袁绍返回邺城之后,派出使者郭图前来面见韩馥,提出交换俘虏和文丑的要求,韩馥只答应了前面一个提议,对于释放文丑之事却是表示无法做主。
郭图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前往瘿陶拜见太史慈,请求太史慈释放受伤被俘的文丑。太史慈告诉郭图,想要换回文丑也可以,只要袁绍解除对幽州的人才和物资封锁,他就会视情释放文丑。
郭图返回邺城,将太史慈的条件向袁绍汇报,袁绍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有人会说,袁绍可以假意答应刘和的条件,等到文丑获释之后,再度封锁黄河沿岸,这样岂不是阴了刘和一把?可是,请不要忘了,这种谈判的事情都是要公布天下的,袁绍真敢这么做,那他就是拿自己的脸面和信誉不当回事了。袁绍如此重面子的一个人,能自辱么?
等到冀州的形势稍微平静一些的时候,远在蓟城的刘大公子不知道犯了什么病,忽然让龙虎卫偏将军鲜于银率领五千骑兵出现在了紧邻安平国的中山安国一带。
上次鲜于辅率领六千骑兵南下,搅得冀州天翻地覆,这次又来一个复姓鲜于的家伙,还带着五千气势汹汹的士兵,这是要弄啥?
那是因为大公子对刘大耳朵非常的不满意,不等秋后,就让鲜于银前来讨账了!
瘿陶城内,还驻守着太史慈的四千精锐骑兵,此时鲜于银又率领五千骑兵逼近了安平国,这让桃子三兄弟有些坐卧不宁。
刘备急忙派出简雍前往南皮向公孙瓒求助,结果公孙瓒将简雍没好口地骂了出来。公孙瓒质问简雍,当初他率军北上的时候,刘备带着兵马跑到紧邻薄落亭的堂阳一带,是在弄啥?
看来公孙瓒总算看出了刘备与袁绍暗中眉来眼去的行为,生出了严重不满和戒备的情绪。
公孙瓒告诉简雍,这次他不会再替刘备出头,如果刘备不想被鲜于银和太史慈围攻,那就赶紧带着自己积攒的三千人马撤到青州去,反正安平相是不能再当了。
简雍无能为力,只好返回信都将公孙瓒的意思告诉了刘备。大耳朵是个很有决断的人,尤其是在跑路的时候,从不拖泥带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如果继续呆在冀州,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根本没有机会在袁绍、公孙瓒和韩馥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
刘备于是立即带着五千人马和自己的手下撤离安平,直奔黄巾动乱正凶的青州而去。刘备撤离时打的旗号是前往北海国义助孔融对抗黄巾余孽,然后十分腹黑的拐走了公孙瓒当初派给他的两千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