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打昏了头,可刘和没有,所以他急忙让赵该手持老爹的亲笔书信,前往军都山中将隐居避世的卢植给请了出来。
卢植在最近的半年时间里面,没少受到刘和的接济照顾,他在见到赵该之后,询问了幽州的情形,然后答应出面劝说公孙瓒撤兵。卢植这么做,既是为了还刘和的人情,同时也是为自己今后谋出路。
卢植当初从洛阳逃至幽州时,并非厌倦了做官,只是为了躲避董卓的迫害。等到了幽州之后,结果发现自己的学生跟刘虞关系紧张,只好一头钻进军都山中,不再过问世事。如今刘虞来了书信,请他出山,卢植正好就坡下驴,先帮刘虞解决眼前的麻烦。
刘和记得隐居山中数年的卢植在袁绍完全夺下冀州之后,曾经答应袁绍的邀请,出任了袁绍的军师,一年之后因病逝世。从这件事情中,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卢植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愿意做官的,袁绍请他出山,他没有推辞就答应下来;二是袁绍当时是在赶走了公孙瓒之后才掌控冀州,而卢植并没有因为公孙瓒是自己的学生就对袁绍心生不满。
除了这两点,刘和还曾琢磨过人才匮乏的公孙瓒当时为何不请自己的老师出山帮助他,结论就是当时刘虞还在幽州,卢植不愿意帮着他的学生来对付代表汉室正统的刘虞。
作为当世大儒,卢植一生收的学生有许多人,公孙瓒和刘备不过是他众多学生当中的两个,卢植作为坚定不移的保皇党,绝不会将自己的一世名声毁在学生手中。
卢植从军都山中出来之后,先入蓟城与刘虞见了一面,感谢了刘虞的照顾和关心,然后只身一人来到公孙瓒的大营外面。把守营门的卫兵见来者气度不凡,而且自称是公孙瓒的老师,所以不敢怠慢,赶紧向公孙瓒禀报。正在气头上的公孙瓒,闻听恩师来访,急忙奔出营门,将卢植迎进大帐。
卢植可以不帮公孙瓒,但公孙瓒可不敢对师不敬,在这个十分讲究尊师重道的年代,做学生的要是怠慢了老师,会被天下士人唾骂和戳脊梁骨的。
卢植坐定之后,公孙瓒试探着问道:“老师不是在军都山中隐居么?”
年过五旬的卢植叹了一口气,说道:“为师不想看到你这次在幽州覆灭,所以赶紧前来提醒你几句。”
公孙瓒脸色阴沉地说道:“老师这话有些夸大了吧?如今我麾下尚有四万大军,打得刘虞父子躲进蓟城瑟瑟发抖,试问谁能覆灭得了我?”
卢植说:“若非刘伯安顾忌幽州西北的边患,没有尽调兵马前来助战,你现在还能轻松地坐在这里么?我到蓟城时,曾听刘和公子亲口说他前不久派了一万兵马赶赴冀州支援韩馥,若是他现在将这一万兵马调回幽州,你该如何应对?”
公孙瓒被卢植问的哑口无言,气咻咻的扭过头去,不知心里想些什么。
“你觉得自己这次丢了很大面子,兴师动众地赶回幽州,结果损兵折将,毫无建树。可你想过没有,只要朝廷一日没有重新任命幽州牧的人选,刘虞便是幽州唯一的主人,你在他的地盘上打来打去,从一开始就失了道理,不仅士兵们心里多有怨恨,就是幽州百姓也会记恨于你!”
“如今袁绍趁着你发兵北上之际,对韩馥发起了猛攻,等他占领了韩馥的地盘,你在幽州也快消耗殆尽,到时候还有能力守住冀州的地盘么?既然刘虞已经上奏朝廷,表你为青州牧,为何不将目光投向黄河以南,却要在幽州与刘虞打的不可开交?”
卢植一连串的发问,句句击中公孙瓒的心坎,让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不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