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见正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于是便走到十几个前来观礼的士族代表们的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道:“诸位,今天这场观摩可否尽兴?”

众人纷纷回答说尽兴,开眼界,不虚此行。

刘和接着又问道:“有这些勇猛的将士守卫蓟县,大家可否安心?”

众人又纷纷回答说有大公子和子龙将军坐镇蓟城,一百个放心。

“将士们整日操练,还要不分昼夜地巡逻值守,十分的辛苦,我们是不是该拿出一些实惠的东西来犒劳他们呢?”刘和循循善诱地继续问道。

大家又不是傻子,来之前大概也猜到了刘和的心思,此时见大公子已经名正言顺的开口,于是纷纷慷慨捐助,当场就向刘和表态,愿意拿出家中的余粮和财物来支持大军守城。

刘和敲完了“竹杠”,于是带着人皆大欢喜地离开了校场,前来观摩的各营兵士们则在头目的带领下返回各自营盘。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从一开始,大校场边上便有一支队伍默默地站在那里,他们手中没有兵器,身上也没有穿戴甲胄,但他们的态度很端正,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观战,从头到尾,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以解手、拉肚子等理由擅自离开。

这支队伍人数约摸五百人,属于新组建的太傅卫队,他们是赵云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共同的特征就是身体壮实,为人老实,做事踏实。

当日夜里,赵云在刘和赏赐的府邸中大宴宾客,既是为前来投奔的兄弟们接风洗尘,又是为夏侯兰得到提拔擢升表示祝贺,同时也是向鲜于辅、鲜于银等将领表示感谢。

若说鲜于辅和鲜于银这两人,本领不一定十分出众,但在人品方面确实不差,即使顶头上司刘虞不在蓟县,他们两个对于公子刘和交办的事情都是认真负责,既没有阳奉阴违,也没有推诿拖延。

若非如此,赵云如何能够顺利地从这两人麾下八千士兵当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士兵来?

第二日一大早,刘和带着州中官吏来到蓟城西门上为前往马城运输粮草军资的队伍送行。

公孙纪一肚子憋屈和郁闷无处可说,只得苦着脸与众人话别,而当他发现前来押运粮草的将领居然就是昨日才被擢升的夏侯兰时,心里就更加的不爽了。

就算公孙纪再蠢,他也看得出来夏侯兰不是好糊弄的主,不然昨天在校场上将对阵的那位骑兵营前部军司马抽下马背之后,也不会立即飞身下马伸手去拉。做人如此小心谨慎,在那种紧张的时刻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足见夏侯兰的头脑不简单。

有这么一个“人精”跟随左右,就算公孙纪想要做点什么小动作,也是十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