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陈贵所说的那样,景家如今只剩下老弱妇孺,如果不投靠屈家,下场只能是从三户亭彻底消失,而投靠了景家,虽然有些丢脸,但好歹还可以活下去。

“我景老四愿奉屈家为主!”

“景田一家愿归于屈家……”

在生存危急关头,景家近千老弱妇孺终于同意了屈林的提议,表示同意并入屈家,尊奉屈家先祖三闾大夫屈原为先祖,从此成为屈家的一个分支。

屈林理顺了景家内部的关系,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昭家堡,摆出同样的说辞,将昭家也纳入屈家的族内。

昭家也同样尊奉三闾大夫屈原为先祖,从此成为屈家另外的一个分支。

景家和昭家坞堡这边忙着整顿内部关系,屈家本堡那边也没用闲着。

天亮之后,接到通知的附近各村农户们便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屈家堡外,然后依次手持原来的租契进入屈家堡内更换了减免两成田租的新契约。

邓海带人守在坞堡门口维持秩序,同时暗中交待前来的农户们回去之后将抗租成功的消息到处传播,以便鼓动更多的乡民起来抗租。

当日下午,屈家租户联合抗租成功的消息传遍三户亭,原本受到昭家和景家武力镇压的佃户们再次串联起来,赶到这两家的坞堡之外齐声高呼着“减租两成”、“释放乡民”等口号!

这一次,出乎佃户们预料的是,昭家和景家很快就答应了大家的要求,不仅当即释放了以往抗租的佃户,还答应了佃户们今后减租两成的要求,同时还主动提出对以往被打死打伤的佃户家人实行减免田租五至十年不等的补偿!

至此,三户亭各处村落抗租的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佃农和租户们奔走相告,纷纷将这重大的喜讯向各地传播。

时间悄悄地又过去了两天,丹水县城内,上都尉袁胤所在的官衙内,一场争论正在展开。

“启禀上都尉,近日末职接到附近哨探报告,言称三户亭一带乡民受人蛊惑,日夜聚集密谋作乱,其势越演愈烈,还请大人火速派兵前去弹压和制止!”一位姓李的县吏沉声向高坐在主位之上的袁胤报告。

袁胤年过四旬,肤色红润而充满光泽,他皱眉不悦地说道:“李户曹,三户亭方向不是有昭、景、屈这三家百年豪族存在么?他们每一家都拥兵数百,还有坚固的坞堡可供防御藏身,对付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乱民当属轻松,哪里还需本都派出麾下兵马?”

袁胤麾下一名幕僚接着说道:“李户曹真是小题大做!都尉大人奉后将军之命,率军督守丹水,乃是为了防范武关西凉贼兵,可不是用来对付一群造反的乡民!”

李姓县吏见袁胤对乡民造反的事情毫不上心,心里一阵苦笑,于是缄口不语,退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