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7页

二儿子刘东福,娶了隔壁村的方氏,生了两女一男。大女儿12岁,叫刘梅,二儿子9岁,叫刘忠衡,小女儿7岁,叫刘荷。

三儿子叫刘东德,娶了钱氏。生了一女一男。大女儿10岁,叫刘春,小儿子8岁,叫刘忠波。

而刘书和知道读书有用,所以自己儿子出生的时候,就咬着牙关送三个儿子去私塾读书。

就算不能考中秀才,识字去当掌柜也好。

三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二儿子和三儿子只读了三年,认识了一些字。大儿子出息一点,读了5年的时间。后来送到镇上当了账房。现在已经成为掌柜的了。

儿子们读书没有出息,刘书和把希望寄托到了孙子们身上。几个孙子他都公平对待,7岁送去学堂读书。

读的走的,就供他们读书。读不走的,也必须读满5年时间,然后送去镇上当学徒。

这大孙子刘忠书读书已经超过5年了,因为成绩还不错。所以刘家继续供着他。

因为几个孙子读书,刘家平时都十分的节俭,除了种地以外,闲时。男人们都会去镇上帮工。

而女人也不会闲着,会去采野菌子去镇上卖,或者做绣活。反正想法设法的赚钱。

所以对于秦一他们给钱住,一家人都很欢迎。而且一天给50文的饭钱,他们要是好好的用,还能够省下来不少。

到时候就是他们家赚到了。

老二刘东福说道,“爹,这客人是什么来头,怎么住我们家?”

“这秦一兄弟要在我们乐德村落户,明天要开始建房子。到时候我们去帮忙建房子。”

老三刘东德问道,“爹,这建房一天工钱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