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两人猜测,是小姑子(小姑)来的信,信上一句都没有问三个孩子,反而是通篇的诉苦,说今年的秋收估计不会好,地里的粮食好多瘪子。
没有开口借粮食,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庞天亮的小嘴抿的更紧了,更难受了,拉了拉小婶的袖子,小声的说,“小婶,别搭理小姑。她家不会真的活不下去。”
小孩子心里明白着,虽然小姑以前也对他和弟弟还行,但真的只是还行。
说好真谈不上。
可小姑的来信,让他对小姑很失望。还没有收割就提前借粮食,这也有点太过分了。
即便真的减产,但也不是颗粒无收,多少能收一些。还有他和弟弟们来的时候,可没有见老家遭灾,没有水灾,没有旱灾,那欠收,减产从哪儿说起。
即便减产欠收了,队里也会分粮食,只是分的多与少。分的再少,那今年也能对付过去。缺粮食也不是马上就缺。
本来粮食就不多,家家户户,都是吃个六七分饱。这样能吃一整年,没有几户人家餐餐吃饱饭。偶尔过节过年才吃个饱饭。
已经是个习惯,不管怎么算,也不该现在来暗示借粮食。只是不知道这是小姑的意思还是小姑父的意思,又或者两人一个意思。
折好信件,心中冷笑,真以为自己是散财童子,钱多的发烧。自己愿意养夫家三个侄子,除了可怜同情,还有别的考量,以及当时的处境等等。
还有她养的活 ,才接手的。
至于那小姑子,夫妻两人养两个孩子,不说日子过得滋润,至少不会现在就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