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干戈(三)

第一女军侯 二月萧瑟 3451 字 9个月前

方伯温厌倦官场。

手中的明雷枪也吞咽下了太多人的性命,他更厌倦战场,厌倦杀戮。

“杀人是为了登上高位,唯有登上高位,才能复仇。”他轻声对自己道,安抚自己,用力握紧明雷枪。

大船相连。

朝东面而去。

“报——”

小兵冲入阳啟军帐。“陛下!厉风北的大军未靠近靖国阵地,朝着阳啟而来!”边说,边瞄了一眼花翥,眼中有怒火。口中不断嘀咕全是花翥之错。毕竟厉风北前后两次专门差人前来讨要花翥,这一战更是令大军避开靖国,径直朝着阳啟而来,难道不是花翥之过?

花翥看出、听出,却懒得出声。

她只微微蹙眉,想到前几日杨佑慈那句话——若厉风北只攻打一国,如何是好?

常理说绝不可如此。

战场分兵为大忌。

她与朱曦飞当年征北时选择分兵还能取胜依靠的是速度。

可此处三国不过隔江,厉风北敢螳螂捕蝉,费洺便可黄雀在后。当年刘大公公过世后新帝不过一岁,大周境内遍处有人拥兵自立为帝,却皆被厉风北剿灭。厉风北或许无善,却定有勇有谋,常年征战,怎么会这般胡来?

“声东击西罢了。几次三番讨要将军不过是令我军内乱。”杨佑慈忽泠声道。

小兵面上一僵,欲退,却被杨佑慈叫住。“令人去靖国大营传话,告知兄长,切莫出兵。恐怕中计。”

众将面有犹疑,但见杨佑慈神色冷静,心底倒也舒展几分。

杨佑慈道:“江边可有将士应战?”

蔡岭道林安默已带军前往,万清宵也冲在前方。“臣麾下有一年轻将领,名为赵子刚,擅使小船,已在江边备战。”

司马枭道:“司马家将士皆已准备妥当。林家有大船,比铁索相连的周国船灵敏许多。可抵抗一阵。”捻须,又笑道厉风北若想南下,难道会永远呆在船上?“只要那厮下船入侵阳啟军营,老夫定让他有去无回!”“花爱卿如何想?”

“陛下,你那日的猜想竟是真的。可,微臣想不透,厉风北——为何要分兵?”

杨佑慈不言。

众将陷入短暂思索。

“片刻后,就要刮西北风了。”

是眠舟。他又絮絮道自己当年对天文地理无甚兴趣,无力提前预知,至多能早半日察觉。

军帐中哗然。

无人信。

甚有人道这胭江素来只刮东南风!

眠舟摇头:“徐伯伯说过,天下之事,从无‘只’,也无绝对。至多算是‘时常’。过去定刮过北风,可留意的人少。风向,水向,人力改不得,只能顺应之。”

花翥沉思,面上一白,她懂了。

君三笑——

手段十分阴毒,极其可怕。

杨佑慈请费洺切莫出战。

传令兵到时,费洺早已带着公主费桃登上大船准备从后袭击厉风北。费洺口上大笑,笑骂厉风北阉人子孙、无知小儿,单攻阳啟,后背露给靖国!今日一战,靖国必将大胜。

小船上已备好火.药、柴薪,随同费洺往前,定将厉风北的军力彻底摧毁!

宰相文修语也在船上,面上显露不安。道厉风北不是蠢货,怎会将后背暴露给靖国?

“陛下!我军不追厉风北,我军将所有力量集中在胭江北岸,趁着厉风北出战大营空虚,攻打大周军营!”

“清晏言之有理。”

费桃也默默点头。

靖国大军改了方向,直朝大周军营而去!

高小礼放声吆喝:“活捉厉风北!”

“活捉厉风北!”

靖国大军声势极盛!

太子费杨在渡口送别大军。

白占好因长于步兵,与费杨一道留在江边,费洺走前令白占好前去帮助阳啟。费洺走远,他却按兵不动。

“白将军为何不听父皇之言?”

“太子殿下,陛下待人热忱。说是‘热忱’,细说却不过是一个‘傻’字。杨佑慈与厉风北鹬蚌相争,靖国攻周国军营,便可渔翁得利。太子殿下难道不想要这万里江山皆归你一人?”

“可,父皇若是问起?”

白占好附身,于费杨耳边道:“点火,烧几顶帐篷,杀几个人,道遭遇袭击,便可。为了这万里江山,殿下记得帮属下隐瞒才是。毕竟属下的荣华富贵还得依靠皇帝陛下您。”

费杨大笑。

“报——”

阳啟军中又来了人,是花翥麾下的一个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