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原本好好的,可谁知接连一个月都没有下雨,据说运河在淮安的时候堵住了,如今正在征召壮丁,疏通运河。

所以到金陵这事,恐怕要延后一些日子了。

此时,谢舒正在姜鸿的家中,这段时间,姜鸿让他学习赋论的两种写法,谢舒已经掌握地差不多了,也实打实地写了几篇不同类型的诗赋。

姜鸿展开卷本,连连点头道:“不错,你这《日出赋》已有几分火候,我给你限定的韵律是以功德双美、震撼寰宇为韵,要想在行文中体现这八字韵律不是一件易事,你却能够在这样的严苛的规定下,写出这样一篇行文优美,清丽自然的赋文,并不容易,可见你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这篇赋文我也用八字来评价‘有物天成,先天地生’,倒与你上一篇《长啸赋》相对,是谓‘风日云野,军国清肃’。”

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高的评价,谢舒微微一笑,恭敬见礼道:“多谢老师赞许,学生不敢当,是老师教得好。”

姜鸿含笑点评几句道:“这诗赋一道,全靠平日的积累,非学优才高不能当也。其中引经据典,浑然无迹为上,如今更是唯贵炼句,斗难、斗新、斗巧,很容易钻牛角尖,其实诗赋中以言贯穿之,使得语句顺畅、工整,能言其事便好,再行琢句,却不可颠倒顺序!正所谓题常而意新,意常则语新。

好了,既然诗赋一道你已醇熟了,接下来我便教你论与策。容展,你可知道论策的区别在何处?”

谢舒回忆片刻道:“论是根据历史典故谈谈看法,至于策,便是先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姜鸿点头道:“不错,策是从时事命题,而论和诗赋一样从四书五经中截取某句文字作为题目,只是论截取的都是一段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