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中众臣皆以为战局重新稳定之时,新任大将军陈明楷忽然上书。
他在折中奏请皇帝斩杀当初提议削藩的丞相韩子良,加封荣安郡王谢伯恩为亲王爵,赐以国姓,并赦免宁亲王叛国弃军之罪,以此三条为信约,与诸藩王言和,罢兵休战。
第十五章 出宫
嘉平帝暴怒,下诏将陈明楷就地免职,调其回兵部任正六品主事,负责朝廷募兵筹粮之事。
从正一品到正六品,官阶足足降五级。传闻陈明楷于中军大帐接旨时,不仅不悲愁,反而如释重负,仰天大笑。
九月,诸藩王靖难之师夺下江州,顺利渡江北上,京城面临失陷之危。
嘉平帝连降三旨,急速召回五名败战将领,一一斩杀处死。
十月,靖难之师再以破竹之势连番攻占寿州、济州、颍州,直逼京师。
荣安郡王谢伯恩与襄亲王燕夷吾共同登顶泰山时,指着北边京都皇城的方向,发下豪言,称用不了两个月,靖难之师必定攻破京城,斩下嘉平帝燕桢的头颅,给军中将士们装酒用。
回过神来的嘉平帝,再次任命陈明楷为主将,率领京都最后的两万兵马镇守潼关。
潼关是关中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守,偌大的京都皇城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杀,再无回天之力。
最后决战在即,关中人心惶惶,恐惧和不安笼罩整个皇城。
京中许多富贵商贾不惜舍弃铺面家产,携了家中老幼往外逃去。就连各部官员中也有不少人在悄悄变卖屋宅田庄,想着法子把父母妻儿送到北边安稳的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