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涌动着黏腻不明的气息。
“哎呀,什么嫌弃不嫌弃的呀,小喻,这粥还合胃口吧?”宋应雪给席澍清盛了一小碗粥,端给他,然后走到喻熹身边,拉开椅子坐到他身旁。
“嗯嗯,合胃口的,特别好,很鲜。”粥底软糯,三文鱼的口感细嫩爽滑,口味不咸不淡,确实不错。
不过两三个小时,准备食材熬粥,而且还做了三份不同的粥,这宋姨果然是个能人。
宋应雪一笑,开始跟喻熹拉家常,“小喻是哪里人呀?”
而后喻熹就开始跟宋应雪很自然的聊起来了,席澍清食不语,只是静静地听着,既不打断,也不插话。
他吃得很少,且慢条斯理,气定神闲。
席澍清刚搁下勺子,一个电话就打进来了,他拿起手机起身。
正在交谈的两人噤声,席澍清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俩继续,自己转身离开了餐厅接起电话。
于是宋应雪和喻熹继续拉家常,当然,主要是聊喻熹自身的情况。
十来分钟后,席澍清下楼,他换了一整套更正式的西装,拎着一个商务风的牛皮公文包,拿着车钥匙,像是有急事,准备出门。
他快步走到餐厅,快速的交代,“我现在有点事,得出门一趟。喻熹,你晚上留在这,有什么需要就直接跟宋姨讲。早点休息,不准乱跑。”
“噢噢,好。”席澍清的语速匆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喻熹只好放下勺子,乖巧的答道。
“嗯,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宋应雪起身送席澍清进了电梯。
席澍清一走,喻熹就没胃口了,他穿过客厅,透过落地窗看席澍清开着一辆S级的奔驰出了院门。
宋应雪看席澍清一走喻熹兴致缺缺,就主动开口跟他聊席澍清、席家和她自己。
原来宋应雪是江浙一带的人,她生于一个贫寒的茶农家,年幼丧母。
席氏夫妇有一次去江浙的小村落拜访一位隐居的老茶人时偶遇了她,席母看她机灵利索就把她带在了身边,并亲自教导栽培,一直待她有再造之恩。
宋应雪从此一直陪伴在席母身旁,这一晃就是几十年,她尽心服侍席母,竟也未曾婚嫁。
宋应雪可以说是看着席澍清长大,一直把他当亲生子看待。她见证了席家的起落兴衰,也算是席家的长辈之一。
席母多年前与世长辞,宋应雪因忧伤过度,差点一蹶不振。
席澍清不忍,于是把她带离了现位于东南亚的席家主宅,让她来南城跟着他一起生活。
宋应雪换了个生活环境,也明确了自己下一个要照顾的对象,就是她女主人的亲儿子,于是这些年她也慢慢地减轻了哀思,竭力照顾席澍清一个人。
真是一段令人唏嘘的人生际遇。
之后宋应雪带着喻熹参观了一下别墅内外,屋外倒比较寻常,后院只有一个游泳池。
屋内的第一层是客厅、餐厅、酒水吧台、厨房、健身房、一个小型的室内篮球场和宋应雪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