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更傻。
喻熹:“意义微乎其微的事就不应该去做吗?意义微乎其微不等于意义为零!只要能为净化社会风气提供一点点的力量,我认为法官就该用自由裁量权去作出一如该案的判决。”
这个充满情怀的教科书级的标准答案,满分!
陈琚:“法律人应该保持理性,这明显就是舆论在干预司法,法官彻彻底底的受到了舆论的干扰!”
舆论干预司法这个话题太大、太敏感了,这是法律工作者和群众最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不宜多谈。陈琚是想再抛个雷好让自己有时间再抢救一下。
喻熹:“你以为法官是机器人吗?舆情正是民意的体现,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完全不考虑民意,别说是在当年,就算是现在,司法独立提了这么多年,独立了吗?做到了吗?你怕不是忘了我国的政体!”
这个问题不适合多谈,喻熹强词夺理,先给陈琚盖一顶大帽子再说。
陈琚拿下了他标志性的黑框眼镜,表情不忿,以他的阅历根本无法反驳这种大方向、原则性的事实,“你!你...你......”
喻熹不声不响的看着陈琚,看着他自认败北的动作,眉梢仿佛挂着冰棱子。
果然,陈琚你你你的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两人都是知识储备极为有限的法学生,这种自由辩论,真谈不上什么有水平和层次的问题。
只是谁先开口谁就输了,因为另一个人基本上都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能接上下一句就行。
见招拆招的重点是拆。
案情源于网络资源的整合。这就是著名的泸州二奶案,又被称为国内公序良俗第一案。这案子出现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看~我笔力有限,就写这么多啦。emmm......不感兴趣的直接跳过即可。后面感情线就集中啦!感谢各位坚持看到了这里3=。
第23章 迷之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