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那些自由农民绝对不愿娶农奴女子进门,就是自家闺女也绝不会嫁去农奴佃户之家。
如今南方种桑树不交税,一家只要勤快些,种上一些桑树养上一些蚕,收下的蚕茧专门有商户来收,价钱还稳定,一年到头不要多,养那么两季蚕,一家吃喝嚼用省一下都出来了,地里的收成就成了纯收入。
而且现在纺织作坊也多,家中人口富余,地亩不多的可以去纺织工坊做工,工钱还不少,一个女娃子一年赚的钱不比男娃子少。
这种女儿嫁给奴隶干嘛,不知道多少好人家争着要呢。
偏偏这些工坊只要自由民,入了奴籍的不要,哪怕是匠籍也无所谓,只要不是奴隶,人家就一视同仁。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起吃糠咽菜无所谓,忽然有一天有个人开始吃起了白米饭和肉,那旁边的人眼里不得喷火啊。
现在人们聊天打听亲事,头一件事就是问,“那家是不是奴籍?”如果回答是,那好了,家中再有钱人家也不稀罕。
钱我们家一样赚啊,倒是子女入了奴籍那怎么好,田地也没了,各种免费福利也没了,我们又不傻。
说实话,近几年人市都萧条很多,卖儿卖女的少了,想要大量奴隶得从别国贩卖。
但是各种物资却丰富不少,特别是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棉布,真是又细密又柔软,做里衣和贴身的被褥面,比那绸缎都舒服。
上等的各色精品棉布甚至不亚于锦缎绫罗。
乔欢把这些销往各国,赚的那真是数都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