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个村里,好多人把稻米卖了,换成粗粮。有些人辛苦一年,上街给自己和孩子置办东西,更有许多喜事筹备。
这些喜悦,和楚云梨母子俩没多大关系。她买了笔墨,让柳子安回来练字。
屋子只有一个小窗,光线不好。所以,楚云梨买了一套桌椅放在屋檐下,平时柳子安就找个合适的地方练字。
村里的孩子九成的都不能读书,看到有人练字,颇为惊奇。挺多跑来看热闹的,其中就包括柳家院子里本来就有的几个孩子。
小叶氏的一双儿女,大的儿子六岁,小的女儿四岁,平时也会围过来看。
楚云梨这个人对孩子宽容,大人之间的恩怨,跟这么点儿孩子计较也没劲,他们爱看就看。她从来也没斥责过。
转眼到了深秋,天气渐冷。楚云梨开始准备炭火过冬。因为柳子安要练字,她觉得应该多备一些。
虽然可以买,但柳子安在外头练字的时候会冷,她干脆多砍了柴堆在院子里烧,顺便积炭。
这日午后,柳子安又在练字。楚云梨点了一堆火,坐在火堆旁飞针走线,给柳子安做过冬的棉衣,余光突然看到屋檐下小叶氏怔怔看着这边。
确切地说,是看着孩子们。
小孩子嘛,都知道往温暖的地方钻。楚云梨这边烧了一堆火,他们又能看柳子安练字,这会儿都凑在桌旁嘀嘀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