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拜访流民营

于是有人问道:“公子,我们把收进来的麦芽,直接送到贵府上去吗?”

纪风摇了摇头,“送到脊江村去,在扬州城往东五十里处。因为我家的田地都在那边,粮食储存也在那边,所以你们送到那边交换起来更方便些。”

“而且!”纪风停了几息说道:“我家还有多个作坊需要请人做事。到时候,在脊江村愿意留下来的我非常欢迎。”

这话无疑又是一道重磅。

因为就算把麦芽换成麦子,最多也就够他们半年生活的了。水稻的秧苗已经全部被浸泡而死,现在打秧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改种晚稻的话,九月份的麦子就无法下地。到时候还得有半年的时间闹饥荒。

更何况,种两季水稻也只有在江南那一带才有得事。

过了江北,秋季冷得较快。晚稻即使种下去,到时候也不一定有收成。

所以很多人都眼巴巴的看着纪风,心想,难道是天神可怜我们这些农人?派了一位神仙下凡来拯救我们的吗?

此时,再也没人怀疑纪风说的话,是否属实?即便是不相信,那还能怎么样?

难道就坐在这里等待着朝廷的救急吗?

可是有些人来扬州城已经三天了,官府只派人把他们安置在这上无片瓦的荒凉之处。却未见任何一个官员出面,说要安置好他们。

幸好这几天没下雨,也幸好现在天气较热。否则他们连个藏身之处都没有。

难道要举旗造反吗?那是更不可能的事!大唐的军队有多厉害,大唐人都清楚。那么厉害的突厥人,都被大唐的士兵打得哭爹喊娘,最后不得不降服在大唐天子之下。

更何况他们只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而且人也不多,大不了就一千来号人。

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这位少年公子,搏一搏,也许他说的是真的。那么自己一家老小就不用挨饿受冻了。

于是,开始有人打听脊江村具体的位置。还有人打听他开的是什么作坊,一天能给多少钱?

纪风一一作答。

但是因为人比较多。在旁边的一些流民,听清楚他的回答之后,出了人群,急匆匆的就往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