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蔡导不住地点头,周玉和这段关于沈彦身世的剖析说得很准确,看来这短短几天是真的下了很多功夫……

“沈彦个性坦荡,这一点表现在他不管发生什么都不逃避,而是积极解决问题上,对待感情也是。他对青梅竹马的杨丁丁十年如一日的喜欢,聪明的他在发觉杨丁丁对自己只有兄妹之情之后,也没有步步紧逼,而是善解人意地把自己的心意藏在心底。

“为了得到这份爱情,他除了更加恳切,除了一次又一次在杨丁丁需要的时候守护在她身边,别无他法。比起许畅的爱而不敢,我却认为沈彦更加悲哀。

“比同龄人,更聪明早熟的他,早就知道喜欢的人并不喜欢自己,他已经做好了亲手把杨丁丁交给另一个男人的准备,却还是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对于许畅来说,杨丁丁只是18岁时爱过的一个女孩,但对沈彦来说,杨丁丁是阳光,是空气,是离开就无法生存的存在,他爱她,不计回报,也不问结果。

“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很努力,比起‘聪明成熟’这样的评语,其实我觉得他很傻……”

一直点头的蔡导听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头。

在书中以完美男神形象出现的沈彦,周玉和却觉得他傻?

接着,令蔡导眉头更皱的话出现了。

“沈彦这个角色身上有两个矛盾面,一方面他在学校里表现得骄傲、聪明、完美,另一方面他在走出学校后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与磨砺,不得不看人脸色,被人指摘,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奶奶和爸爸。他的两面性在剧本后期渐渐展露出来,身边人,包括观众,这才陆续知道了这个大男孩承担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除了杨丁丁。

“他在杨丁丁面前从来不透露一句……”

蔡导的手指敲打着剧本。

《再青春》的主视角是女主杨丁丁,整部剧都是以她为切入点,使整个故事陆续铺陈,继而展现人物群像的。

在谢以风的版本中,沈彦会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告诉杨丁丁,他在她面前从不掩饰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观众展现沈彦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如果按照周玉和所说,杨丁丁一直不知道的话,通过杨丁丁这个“窗口”的观众们又如何得知沈彦背负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