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4日,元旦假期刚过,上海浦东卓氏集团总部88层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卓西度站在落地窗前,俯瞰黄浦江两岸的景色。窗外飘着细雪,这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雪景。
"西明,纳斯达克现在多少点了?"卓西度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问道。
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卓西明——卓西度最小的弟弟,现任卓氏投资公司CEO——迅速翻看手中的平板电脑:"昨天收盘2083点,比2002年最低点1108点几乎翻了一番。"
卓西度转过身,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复苏比我想象的要快。西明,从今天开始,逐步买入纳斯达克指数期货看涨期权,建仓点位控制在2000-2100点之间,用50亿美元分三个月完成建仓。"
卓西明快速记录着指令,犹豫了一下:"哥,虽然科技股在复苏,但美联储还在加息周期中,市场波动性很大..."
"相信我,"卓西度走回办公桌,手指轻敲桌面,"Web2.0时代即将到来,YouTube上月刚成立,Facebook去年上线,这些新型社交平台会带动新一轮科技繁荣。我们的'元界'移动端也要加快社交功能开发。"
就在这时,卓西度的私人手机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变——是生命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维教授的直接线路。
"张教授?"卓西度按下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张维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声音:"卓总,我们成功了!'卓氏因子'在小鼠实验中表现出惊人的端粒酶激活效果,实验组寿命延长了40%!细胞年轻化指标全部达标!"
卓西度握手机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重复实验确认了吗?"
"已经重复三次,结果一致。我们还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看到了类似效果。"张维的声音充满信心,"卓总,这可能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抗衰老钥匙。"
"我两小时后到。"卓西度挂断电话,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转向弟弟:"西明,投资计划就按我说的执行。现在我要去苏州的生命科学研究院。"
三小时后,卓西度的私人直升机降落在苏州工业园区卓氏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专用停机坪。这座占地300亩的研究院是卓氏集团最神秘的部门,四周高墙环绕,安保级别堪比核设施。
研究院地下三层的P4实验室内,张维教授和团队已经等候多时。透过防弹玻璃,卓西度看到一排排培养皿中闪烁着蓝色荧光的细胞样本。
"卓总,这就是我们花了七年时间筛选出的特殊基因序列,"张维指向显微镜显示屏,"我们称之为'卓氏因子'。它能够精准激活端粒酶,修复DNA损伤,同时不会引发细胞癌变。"
显示屏上,注入"卓氏因子"的衰老细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活力。卓西度盯着屏幕,思绪回到1994年苏晚晴怀孕时自己组建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决定。那时他就预见到,未来最宝贵的不是芯片,不是互联网,而是生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