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全流通改革

重生1983年 卓西度 901 字 17天前

1. 北京,金融街,一场不寻常的饭局

2004年3月,北京金融街的“兰亭会所”,一场私人晚宴正在进行。

卓西度坐在主位,对面是证监会某司长、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以及几位国有银行的高管。酒过三巡,话题终于转向了股权分置改革。

证监会司长(放下酒杯):“卓总,你那篇《关于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的建议》,上面很重视,但阻力也不小啊。”

某国有银行副行长(冷笑):“说白了,就是你们这些民营资本想低价吃进国有股,等全流通了再高价抛售,赚国家的钱!”

包厢里瞬间安静。

卓西度慢条斯理地剥了一只虾,蘸了蘸醋,才开口:

“张行长,贵行持有的中石油非流通股,按净资产算每股1.2元,如果按市价流通…您算过增值多少吗?”

副行长脸色一变。

央行副司长(打圆场):“好了好了,改革总要推进,关键是方案…”

卓西度突然从公文包抽出一份文件:“这是卓信证券做的测算——如果对流通股股东按10:3送股补偿,市场承接力完全没问题。”

文件在众人手中传递,上面盖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参考章。

证监会司长(瞳孔微缩):“你们…已经递到上面了?”

卓西度微笑不语。

---

2. 上海,卓氏证券的“数据战争”

2004年6月,上海陆家嘴,卓信证券总部。

深夜的办公室里,三十多名分析师正在疯狂敲击键盘。墙上大屏幕显示着一组爆炸性数据:

“A股非流通股总量4200亿股,若全流通,需至少2万亿资金承接!”

研究总监(擦汗):“老板,这数据要是公布,市场肯定崩盘!”

卓西度站在窗前,望着黄浦江的夜景:“不,我们要换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