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牛黄

牛黄的别名有犀黄、丑宝、西黄、各一旺(蒙语名)、乌金黄、果黄、丑黄、天然牛黄、人工牛黄等。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病症,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牛黄清火丸等中成药都有此功效,对风热头痛、目赤效果较好,还兼有清热凉血作用,适用于血热型患者。

2.镇惊开窍:能治疗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症状,对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病症有一定疗效,如安宫牛黄丸可用于热入心包、神昏窍闭之危症的抢救,对脑炎、脑出血、脑缺血后损伤等脑病及所致的高热昏迷有独特疗效。

3.化痰定惊:人工牛黄具有化痰定惊的功效,可用于痰热谵妄等情况。

4.其他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黄还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抗心肌损伤、降压、利胆、保肝、助脂肪消化、使胰酵素活化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牛黄降压丸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牛黄解毒片对口腔溃疡、牙龈炎等有治疗效果,牛黄蛇胆川贝液可用于治疗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禁忌

1.孕妇禁用:人工牛黄明确孕妇禁用,天然牛黄一般也不建议孕妇使用,因为其性寒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牛黄解毒丸、牛黄清火丸等含有矿物药雄黄,雄黄有毒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故应慎用,且不宜长期服用。

3.脾胃虚寒者慎用:牛黄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的不适,如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不宜长期服用:所有含牛黄的品种均药性苦寒,且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蒽醌类泻药,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弱、腹泻等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

中医药理

1.传统医学理论:牛黄味苦,性凉,归心、肝经。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是因为其性寒凉,能清热泻火,去除体内的热毒;镇惊开窍的作用,则是因为其归心经,可安定心神,对于热邪扰心、痰热蒙蔽心窍等引起的惊厥、神昏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2.现代医学研究:牛黄中含有胆红素类、胆汁酸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类等多种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如牛黄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中的某些成分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其抗氧化作用,可能与其中的抗氧化物质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机制有关。

《牛黄的食用方法》

安宫牛黄丸

1.口服:一般可以用手掰成小块,然后用温水送服,也可以咀嚼后服用。

2.舌下含服:对于中风昏迷的患者,可以将药丸和表面的金箔一起研碎,用少量温水融化开,然后将浸了药糊的药棉置于患者舌下,达到舌下含服的效果。

牛黄解毒片

1.口服:小片每日不得超过9片,大片不得超过6片,一般早晚饭后服用,用温水送服。

2.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避免与西药同服,有可能减低药效。

其他牛黄制品

1.遵医嘱服用:其他含有牛黄的中成药,如牛黄消炎丸、六神丸、至宝丹、梅花点舌丹等,也需要遵照医生药师的指导使用,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确定服用方法和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牛黄制品多为处方药,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中医医师或中药药师,在临床医师准确辨证的情况下针对具体证型应用,不可擅自服用或超量、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健康隐患。

《牛黄的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