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根的别名有: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等。
功效作用
1.凉血止血:茜根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2.活血化瘀: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肿痛等瘀血阻滞之证。
3.通经活络:能通经脉,治骨节风痛,对于风湿痹痛、关节痹痛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止咳祛痰: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等病症。
5.其他作用:还具有抗菌、抗癌、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形成、抑制碳酸钙结石形成、治疗实验性心肌梗死、解痉、兴奋子宫、扩张血管、抑制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等作用。
禁忌
1.脾胃虚寒者忌服:茜根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2.无瘀滞者忌服:茜根主要用于瘀血阻滞之证,无瘀滞者服用可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不适。
3.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茜根,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肝经。
2.功效分类: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3.配伍应用: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治吐血不定,可与生捣罗为散,每服6克,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饭后服之;治咯血、尿血,可与白茅根30克水煎服;治月经过多、子宫出血,可与艾叶、侧柏叶、生地黄等配伍;治女子经水不通,可用黄酒煎、空心服等。
4.炮制方法:有茜草和茜草炭两种炮制方法,茜草炭是取茜草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放凉,其止血作用更强。
《茜根的食用方法》
煎汤
1.茜根汤:将茜根洗净后切成段或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一般用量为6-9克。
2.茜根复方汤: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与乌贼骨配伍可增强止血效果;与艾叶、乌梅肉配伍可用于治疗衄血等。
泡酒
1.茜根酒:将茜根洗净后捣烂,浸入适量的白酒中,浸泡一周左右即可饮用。一般用于治疗风湿痛、关节炎等病症。
入丸、散
1.茜草丸:将茜根与其他中药如雄黑豆、甘草等按一定比例配伍,研成细末,制成丸剂服用。
2.茜梅丸:由茜草根、艾叶、乌梅肉等中药组成,炼蜜为丸,用于治疗衄血等病症。
外用
1.茜根汁外用:将茜根煎汁后,可用于外敷或擦洗患处,如用于治疗荨麻疹、疔疮等病症。
2.茜根炭外用:将茜根炒炭后研末,可用于外敷止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茜根性寒,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在使用茜根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茜根的丹方》
茜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