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白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细菌感染等。
2.消炎利胆:白蒿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含量,达到消炎利胆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3.抗菌抗炎:白蒿具有抗菌抗炎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抗菌抗炎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4.促进血液循环:白蒿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凉血止血:人们服用白蒿后能加快身体内热毒代谢,并能让人类血热的症状尽快好转,对人类因血热导致的咳血吐血和大便带血等症,有明显治疗作用,服用后能尽快止血。
6.预防胆结石:人们服用白蒿以后,可加快身体内胆汁分泌,而且能促使身体内的胆固醇尽快分解并排出体外,可防止胆固醇在身体内过量堆积,而胆固醇又是生成结石的重要物质,它数量减少以后,人体出现胆结石的几率就会明显下降。
7.保护肝脏:白蒿对人体肝脏有特别明显的保护作用,它不但能消除身体内的炎症,还能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并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也能加快身体内湿气代谢,对人类的湿热黄疸也有明显预防作用,平时多服用白蒿能防止肝脏功能减退,也能降低多种肝病的发病率。
8.利湿退黄:白蒿能加快人体内湿气代谢,又能防止人体出现黄疸,对人类经常出现了湿热黄疸,还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它煎水喝。平时人们因体内湿气过重出现湿热脚气时,及时用白蒿煮水泡脚还能让脚气引起的痛痒明显减轻。
禁忌
1.脾胃虚寒者:白蒿性质寒凉,脾胃虚寒或寒性体质的人禁止食用,不然会让身体不适症状加重,容易危害身体健康。
2.经常腹泻者:经常腹泻的人也不适合吃白蒿。
3.孕妇:由于白蒿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和经血排出的作用,孕妇在孕期尤其是早期和晚期都应该避免饮用白蒿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
4.月经期间:在月经期间,子宫已经处于收缩状态,并有出血,饮用白蒿茶可能会加重经血流量和痛经。
5.过量饮用:白蒿茶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量饮用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过量饮用白蒿茶可能会导致呕吐、腹泻、失眠等症状,对于患有癫痫、精神病和肝脏疾病的人群也应该慎用。
6.草本过敏者:对于对草本类植物过敏的人群,白蒿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应避免饮用。
中医药理
1.《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2.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3.《本草纲目》:白蒿处处有之,有水路二种,本草所用,盖取水生者,故曰生中山川泽,不曰山谷平地也。二种形状相似,但陆生辛熏,不及水生者香美尔。
4.《中华本草》:记载菊科茼蒿属植物茼蒿即为古人所说的蓬蒿。
5.现代药理研究:从白蒿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黄色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白蒿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白蒿还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白蒿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作用,可用于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降血脂血糖、利尿、解热镇痛、抗肿瘤等,临床上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疟疾、肝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癌等疾病。
《白蒿的食用方法》
凉拌白蒿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蒜、辣椒、食盐、醋、鸡精、食用油。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过冷水,沥干水分。
2.蒜切末,辣椒切丁。
3.将白蒿、蒜末、辣椒丁放入碗中,加入食盐、醋、鸡精、食用油,搅拌均匀即可。
白蒿炒肉丝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猪肉、蒜、辣椒、食盐、生抽、料酒、食用油。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切成段;猪肉切丝,用料酒、生抽腌制10分钟。
2.蒜切末,辣椒切丁。
3.热锅凉油,放入肉丝翻炒至变色,捞出备用。
4.锅中留底油,放入蒜末、辣椒丁爆香,加入白蒿翻炒至断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5.倒入肉丝,加入食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