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薏苡子

以下是关于薏苡子(薏苡仁)的功效作用、禁忌和中医药理的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利水渗湿: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状,能有效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

2.健脾止泻:对于脾虚泄泻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3.除痹:能缓解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清热排脓:可用于治疗肺痈、肠痈等病症,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功效。

5.美容养颜:常食可使皮肤光滑细腻,减少皱纹,消除色斑,对粉刺、扁平疣等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增强免疫力:薏仁酯和薏仁多糖能显着促进健康人末梢血单核细胞产生抗体,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7.降糖降脂:含羟基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糖具有降糖降脂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8.抗肿瘤:薏仁油、薏仁酯等成分有抑制癌细胞转移和增生、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作用,对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有一定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禁忌

1.虚寒体质者:薏米性味甘淡微寒,虚寒体质的人长期食用会使身体更加冷虚,导致体质偏弱、经期月经不调等问题。

2.孕妇:怀孕的孕妇多吃薏米,会造成子宫收缩,容易导致胎儿流产。

3.高血脂患者:薏米虽然有降低血脂的功用,但不能当作药品,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应找医生治疗,不可自行食用薏米来治疗。

4.脾胃虚弱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症状的人不宜食用,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5.寒湿体质者: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冰冷、舌苔白腻的人应避免食用。

6.肾虚者: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阳痿早泄等症状的人不宜食用。

7.正在服用药物者:特别是利尿剂、降糖药等,薏苡仁可能影响药效,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2.功效分类:属于利水渗湿药。

3.主治病症: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

4.用法用量:内服一般煎汤,用量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

5.炮制方法及功效侧重:生薏仁长于利水渗湿、除痹止痛;炒薏仁药性平和,健脾作用和利湿作用都较好;麸炒薏仁健脾作用更强,适用于脾虚、经常拉肚子、吃饭少、肚子胀等情况。

《薏苡子的常见食用方法》

煮粥

1.薏苡仁粥:将薏苡仁15克与粳米50克洗净后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成粥,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腹泻、脾虚水肿、关节疼痛等症状。

2.薏苡仁八宝粥:把薏苡仁10克、红枣5枚、白扁豆10克、莲子肉10克、核桃仁10克、桂圆肉1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成粥,调入红糖,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合脾虚体质或脾胃虚弱、食纳不香、心烦失眠的人群食用。

3.薏苡仁红豆粥:将薏仁和红豆按一定比例浸泡后,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盖好锅盖煮一定时间即可,有祛湿、健脾胃、消水肿、轻身益气的功效。

煲汤

1.薏苡仁冬瓜猪肉汤:把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准备好,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2.薏苡仁赤豆鲫鱼汤:将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鲫鱼1条(约400克)处理好,鲫鱼去鳞及肠肚洗净煎熟,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洗净后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1-1.5小时,加入适量料酒,有健脾、祛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浮肿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