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黄精

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禁忌和中医药理,以下是详细介绍:

功效

1.养阴润肺:可用于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等症状,对于干咳少痰、久嗽等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常与沙参、川贝母、知母等配伍应用。

2.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与党参、白术、黄芪等补气健脾药配伍使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力。

3.滋肾填精:对于肾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体虚羸瘦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与枸杞子、怀山、熟地黄等配伍,以滋补肾阴、填精益髓。

4.调节血糖血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能持久地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对防止动脉硬化及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5.增强免疫:黄精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促进身体的恢复。

6.抗氧化延缓衰老:黄精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如多糖、黄酮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可用于养生保健。

禁忌

1.中寒泄泻者:黄精性质滋腻,容易助湿生痰,中寒泄泻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泄泻症状,故不宜服用。

2.痰湿痞满气滞者:此类人群体内湿气较重,气机不畅,服用黄精可能会导致痰湿加重、气滞更甚,出现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故应禁服。

3.阳衰阴盛者:《本经逢原》指出,阳衰阴盛之人服用黄精,可能会导致泄泻痞满等不良反应,也不宜服用。

4.脾虚有湿者:《本草便读》提到,脾虚有湿者不宜服用黄精,因其滋腻之性可能会腻膈,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5.湿旺者:《玉楸药解》认为,湿旺者服用黄精可能会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不适合服用。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其甘平之性决定了它具有滋补的功效,且能作用于脾、肺、肾三脏,起到全面的调理作用。

2.功效原理:黄精主要通过滋养肺阴、脾阴和肾阴,起到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其滋补作用较为温和,适合长期服用,能够逐渐改善人体的阴虚症状,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3.配伍应用原理: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常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将黄精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轻其滋腻之性等副作用。如与沙参、川贝母配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与党参、白术配伍可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与枸杞子、怀山配伍可增强滋肾填精的功效等。同时,配伍时也会考虑药物的性味、功效、归经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黄精的食用方法》

直接食用

1.生黄精:生黄精含有黏液质等成分,直接食用会有舌麻感,对于咽喉有一定的刺激,且生黄精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水分,相对来说保存时间较短,因此一般不建议直接生食。

2.酒黄精:经过酒制工艺后的酒黄精,大大降低了生黄精对咽喉的刺激性,吃起来软糯香甜,味甘如饴,越嚼越香,可以当作随身携带的小零食,开袋即食。

泡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