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导致的肠痈腹痛、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疾病,对于因肝热导致的发热、红肿、肿痛也有很好的效果,还能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对化脓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2.消肿散结:有“疮家之最”的美称,能消散痈肿结块,可用于治疗热毒气血凝滞出现的痈肿疔疮、核肿等,尤其适宜用于治疗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乳痈要药,同时还有通乳的作用。

3.利湿通淋:有着“尿床草”之美誉,具有很好的利尿功能,能清利肝胆湿热,利尿通淋,常用治疗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还能治疗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

4.抗菌消炎: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病毒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胃溃疡等。

5.保肝利胆:可减少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蒲公英根可以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对喝酒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6.抗胃损伤:对清醒大鼠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使胃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并且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

7.美容养颜:含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提取物中的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保护皮肤,消除色斑和雀斑,还能改善皮肤的状况,对于湿疹也有明显的效果。

禁忌

1.过敏体质者:个别人饮用蒲公英水后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这类人群要慎用。

2.脾胃虚寒者: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经常饮用会加重脾胃负担,可能出现腹泻等问题,如需饮用最好搭配温和之物一起泡水喝,如刺玫花、大枣等。

3.阳虚外寒者:此类人群不宜服用蒲公英,以免加重体内的寒气和不适症状。

4.放凉后:蒲公英茶放凉后不宜饮用,因为其性寒,放凉后饮用易导致腹泻,最好温热饮用。

5.孕期或哺乳期:目前尚不清楚蒲公英在孕期或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6.正在服用特定药物者:蒲公英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交互作用,如奎诺酮类抗生素、锂盐、肝脏会分解的药物、保钾利尿剂等,使用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

2.功效原理: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主要与其性寒的性质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其抗菌消炎作用可能与其中的黄酮类、多糖等化合物有关;保肝利胆作用可能与蒲公英甾醇等成分有关;利尿通淋作用则与其能增加排尿量有关。但目前对于蒲公英的功效原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