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菊花

药用功效

1.清肝明目: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状。

2.清热解毒:菊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疮痈肿毒等症状。

3.疏散风热:菊花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

4.平肝潜阳:菊花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状。

食用功效

1.抗氧化:菊花富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能排除体内毒素、护肝、延缓皮肤老化等功用。

2.降血压:菊花内有钾,有助于稳定血压。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菊花茶具有保护心血管、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4.消炎解热:菊花茶有助于改善喉咙发炎、角膜炎、结膜炎等发炎症状。

其他功效

1.提神醒脑:菊花茶香气浓郁,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2.美容养颜:菊花中的维生素A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和美容养颜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菊花功效略有差异,例如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贡菊清肝明目的作用突出,杭菊清热利咽的效果较好,野菊花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此外,菊花性寒凉,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不宜多饮,孕妇、过敏体质者也需慎用。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1.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家菊、小白菊、小汤黄、杭白菊、滁菊、白菊花、绿牡丹等。

2.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

3.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国,后传播到日本、欧洲、美洲等地,多分布于中国和日本的丘陵地区,如今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1.植株: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基部木质化。

2.叶: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

3.花: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丰富,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还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中心为筒状花,常稀少或阙如。花期9-11月。

主要品种

1.按花径大小分:可分为大菊(花径10厘米以上)、中菊(花径6厘米至10厘米)和小菊(花径6厘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