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电视和黑市

李建国一听又要给钱,直接急了,一边往外掏钱一边说:“不行不行,兄弟,今天说什么也不能再要这二十块钱了,你刚刚给我那二十块钱,我的心里就直犯嘀咕。”

张大龙见状,赶忙把他的手摁住:“李哥,就这样。以后要是有这些电器,我需要的话,就去刘主任那里开条,到时候咱们再继续合作不就行了吗?”

李建国听见张大龙这么说,还把刘主任抬出来,便说道:“那行吧,兄弟,那我这钱就收下了。

张大龙看着电视机,一边摆摆手说道:“行了,李哥,不就是二十块钱吗,别再推来推去的。你不收,刘主任那边也不好交代,对吧?”

搬着这台彩电,张大龙直接出了仓库,两人又抽了几根烟,500匹布就装完了。

把彩电放到拖拉机上后,张大龙就和李建国一起去办公室开具收条。开完单子后,张大龙就带着王小虎又回了百货大楼。

到了百货大楼,张大龙没再麻烦小五子,径直前往五金交电柜台。他在那儿挑选了万用表、电烙铁和锡丝,又选了几支不同大小的螺丝刀。

几样东西算下来,花了50多块钱。付完钱后,他匆匆走出百货大楼。拖拉机引擎还没熄火,他直接上车,朝着县城黑市的方向驶去。

黑市,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按计划分配,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成了生活必需品的兑换凭证。但分配难以面面俱到,有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人却略有结余,供需失衡悄然出现。

一些头脑灵活之人瞅准机会,私下倒腾起紧缺物资。起初只是小范围熟人交易,渐渐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县城角落、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处,成了黑市的天然温床。

交易品类从日用品扩展到工业原料,价格随行就市,虽交易非法,却因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在那个特殊时代顽强地存在着。

到了黑市所在地,张大龙嘱咐王小虎在车里看好布,便走进一条胡同。胡同深处有座大院,门口两个放哨的瞧见他,赶忙招呼:“龙哥,您怎么来了?

”张大龙点头示意,从兜里掏出大前门香烟,给两人各递一根,问道:“刘老大在不?”一人忙答:“在呢!”张大龙说:“行,我进去找他。”两人点头哈腰:“龙哥,您里边请。”

张大龙推开大门,眼前是一座两间房的正屋,旁边有条幽深昏暗的胡同,弥漫着神秘气息。他快步走向屋门口,门口两个站岗的见他,立刻恭敬道:“龙哥来了。”张大龙像往常一样,掏出烟给他们一人递上一根,随后走进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