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街,丝绸店。
“雪茹,你怎么样啦。”
一个容貌和陈雪茹七八分相似的妇人,抱着陈雪茹上下打量,唯恐陈雪茹受丁点伤。
“妈,我没事。”
陈雪茹安抚陈母,笑道:“刚才老吓人了,我还以为死了呢。但有个大英雄,救了我!”
陈母松了口气。
“唉,出趟门都能碰见这档子破事,明天和妈去广济寺烧烧香。”
“妈,要去你去,我不去。净是一些骗钱的,救我的又不是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是李子民救了我。”
陈雪茹最烦她妈烧香拜佛了。
妥妥的智商税。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陈母拉着陈雪茹在沙发上坐下,聊起另一件事。
“我听小侯说,你要和他分手?”
陈雪茹撇了撇嘴,道:“妈,是他告的状?”
“我和他都没处对象,手都没拉,何来的分手。我不喜欢他,这件事就这么滴吧。”
“谁爱嫁,谁嫁。”
陈母眉头皱得老高,苦口婆心说道:“小侯挺好的呀,不仅一表人才,还有一肚子墨水。”
“家庭条件也不错,和你般配。”
陈母见陈雪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脸无奈。她这个闺女,很小展示出了经商头脑。
是她重点培养对象,从小带在身边。
见识多了,自然眼界高。
她介绍了不少对象,但陈雪茹没有一个瞧得上。唯有侯家小子,是见过一次,有下文的。
谁料,又掰了。
“雪茹,你都十八岁,不小啦。妈像你这么大,你哥都能地上爬了。听妈话,别挑了。”
“小候知根知底,挺合适。”
陈母又劝了起来。
陈雪茹蹙了蹙眉,把她妈手一拍,笑道:“反正我瞧不上他,谁爱嫁,谁嫁去。”
碰巧,店里来了客人。
陈雪茹招待去了。
“春梅。”
陈母招了招手,一旁拿着鸡毛毯子摸鱼的春梅连忙小跑了过来。
“陈姨,有事吗?”
陈母开门见山。
“刚才小侯来了一趟店里,惹雪茹不高兴了?”
见春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陈母脸一板,严肃道:
“尽管说,丝绸店没交给雪茹。我是老板娘,我说了算!”
春梅这才说道:
“陈姨,恐怕雪茹姐有喜欢的人啦。自然,就看不上侯先生。”
春梅一想到李子民的大帅脸,就觉得侯先生是个油腻的娘娘腔,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人比人,得掰!
陈母来了兴趣,催促对方接着说。
“就是...”
春梅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因为陈雪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在一旁盯着她。春梅夹在陈雪茹,陈母中间,挺难受。
“春梅,忙去吧。”
陈母打发走了春梅,一把拽住陈雪茹。
“雪茹,有喜欢人啦?”
陈雪茹见瞒不住,又架不住老妈一个劲问,无奈承认。最后,将她和李子民的事情说了出来。
“英雄救美?”
陈母恍然大悟。
难怪能俘获她女儿的芳心,但婚姻是一辈子大事,陈母立马打听起更多关于李子民的事。
“啥,不知道?”
陈雪茹一脸无奈道:“我想多打听。可人急着回去办酒席,没聊上几句,就跑了。”
“不过,人长得特好看!”
陈母一脸无语。
到底多好看,能把闺女迷成这样子。她想了想,又说:“要喜欢,带给妈看看。”
“妈,替你把把关。”
“行。”
陈雪茹笑了笑。
眼前又浮现李子民英雄救美一幕,那画面,她一辈子忘不了。陈母看见陈雪茹犯起花痴。
哭笑不得。
她闺女有主见。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春梅,把收据拿来。”
陈母听说李子民留了地址,想看看。作为历经商海沉浮的商人,家庭地址能反映很多东西。
“东直门,南锣鼓巷95号。”
“妈,你对这地熟吗?”
陈雪茹好奇道。
她就对前门楼子一带熟,毕竟自家卖的丝绸不便宜。
富人区才消费得起。
“我知道,东直门跟河运紧密相连,一直运输木材。那一带,大多是四合院,大杂院的群居房。”
“搁过去是王府别院,解放后,分给穷苦百姓了。”
“那人,家境一般。”
“妈。”
陈雪茹一把挽住陈母胳膊,打起预防针。
“现在不是越有钱越光荣,李子民是烈属,又是工人,还立了大功。我和他般配。”
陈母点了点头。
“没错,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越有钱,越是个祸害。当初,要不是得了小姨帮忙。”
“咱家一准遭殃。”
“妈,小姨是谁?”
“说来话长,总之,妈对你说的小伙子挺感兴趣。有空,先让我掌掌眼。”
“嘻嘻,妈最好啦!”
陈雪茹抱着陈母亲了一口。忽的,陈雪茹表情纠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