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黄十三

第十一章 黄十三

一月匆匆过,事情也有了结果。

光化军筹措五十万石粮草,由襄阳府出面发动屯田卒运粮,人吃马嚼也归襄阳府出资,两府因此买了一个沉重的教训。

做为替罪羊的驿吏们也各自有了发落,有人获罪入狱,有人编入运粮队抵过。

此日,披头散发的杨彦全被常举文带出了牢房。

“贤弟,今日便是了结,待到了堂上千万不要多言,只管应承便是。”

“全凭兄长做主。”

别看杨彦全穿的邋遢,全身脏兮兮,这都是常举文临时给杨彦全做的造型,其实杨彦全过得真不差,基本上天天有肉吃,隔几天还能和常举文对饮两句,二人的关系越发“亲密”。

史家太高太远了,宛如水中月,镜中花。杨彦全顶多是借一借史家的名头而已,像常举文这类的县吏才是杨彦全结交的主要目标。

“贤弟此次逃脱生天定是有贵人相助,日后乘风而起,莫要忘了愚兄才是。”

常举文自然也有了自己的盘算,双方各有所需,方能长久。

“兄长就是小弟的贵人啊,不过慈幼局那边也是要感谢的,待到哪日得空,小弟做东,请两位贵人聚一聚,兄长莫要推辞啊。”

“一定到,一定到!”

常举文放声大笑,开心至极。

押司院内。

“吕堰驿驿所书目公差杨彦全延误公事,致使府衙受损,即日起革去公职,放还白身。”

判决简单明了,杨彦全守了两年驿站,到头来一场空。不过相比较其他驿吏,这个结果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至于是陆之逸的一念之仁,还是夏慈掌的一句话,亦或常举文的鼎力相助,就无从得知。

“杨彦全,你这次侥幸脱罪应当感念县府恩义,回去以后好生过活,切记莫要向他人搬弄口舌。”张远沉声叮嘱,让杨彦全把知道的一些事情烂在肚中。

“小人谨记。”

张远点头即走,他这个身份等于半个常务副知县,和已是平头小老百姓的杨彦全没什么好谈的。

不过宣读判决的中年人却走向台阶,与杨彦全微笑示意:“杨彦全你倒是有些本事啊,驿吏六人,唯你一个独善其身。”

“苏押司说笑了,全赖县府仁慈,押司明断是非。”

苏荣,字武耀,光化县刑名押司,主管刑狱诉讼,侦察缉拿,是押司排名最后一位。

不过苏荣与祖上蒙荫的张远不同,苏荣是实打实功绩干出来的,起初苏荣在固封山投军,后转为县衙役卒,从役卒干到班头,再从班头熬到贴司手分,陆之逸到任后苏荣第一时间靠了上去,终得了押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