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洛阳处处碰壁,闻喜怒尔辞官

在洛阳城的德阳殿,一场荣耀非凡的封赏仪式落下帷幕,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欢庆余韵之中。然而,在这满城的喧嚣与荣耀背后,却隐藏着几分不为人知的落寞与不甘。

袁术、曹操、袁绍等人,皆因在平叛中的赫赫战功,被汉灵帝慷慨封赏。袁术获封庐江太守,曹操成为济南相,袁绍也被委以渤海太守之重任。他们意气风发,在洛阳城中广交权贵,大肆庆祝,府邸中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而刘备,这位胸怀大志的汉室宗亲,带着关羽、张飞在洛阳城中,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他们三人虽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尤其是在攻打黄巾军的诸多战斗中,刘备凭借着非凡的勇气与谋略,多次冲锋陷阵,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蛇矛不知斩杀了多少黄巾军将领,为平定黄巾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这场论功行赏的盛宴中,他们却被无情地遗忘。

刘备满心期许,想着自己的功绩总该被人看到,于是决定主动出击。他先是来到一位朝中权贵的府邸,递上名帖,满心期待能得到接见。然而,等了许久,才有名仆出来,满脸不耐烦地说:“我家大人事务繁忙,哪有时间见你这无名小卒,你且回吧。”刘备脸上一阵发烫,却只能强忍着尴尬与愤怒,默默转身离开。

他并未气馁,又辗转找到了一位与军队事务相关的官员。见到官员后,刘备恭敬地行礼,言辞恳切地讲述着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和立下的功劳,恳请对方在论功行赏时能为自己说上几句公道话。那官员却眼皮都没抬一下,一边把玩着手中的玉佩,一边敷衍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有消息自会通知你。”可此后,刘备再未得到任何消息。

张飞看着大哥四处碰壁,气得暴跳如雷:“大哥,这洛阳城的人都瞎了眼吗?我们出生入死,他们却如此对待我们,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关羽也紧皱眉头,神色愤然:“大哥,这其中定有蹊跷,这般无视我们的功绩,实在不公。”

刘备长叹一声,拍了拍张飞的肩膀,说道:“三弟,莫要冲动。这朝堂之上,错综复杂,岂是我们能轻易看透的。”关羽也在一旁点头,神色凝重:“大哥所言极是,我们不能莽撞行事,需从长计议。”

思来想去,刘备决定去求见卢植。卢植曾是刘备的恩师,他为人正直,在朝堂上颇具威望,且深知刘备的为人和功绩。

这日清晨,刘备特意换上一身虽朴素却整洁的布袍,带着关羽、张飞前往卢植府邸。一路上,刘备神色忧虑,脚步匆匆,关羽和张飞紧跟其后,张飞嘴里还不时嘟囔着对朝堂不公的不满。

来到卢植府邸前,刘备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抬手叩响了门环。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老仆探出头来。刘备连忙拱手行礼,说道:“劳烦通禀一声,刘备求见恩师卢植大人。”老仆打量了他们三人一番,见刘备态度诚恳,便请他们稍等,转身进去通报。

片刻后,老仆出来,将他们迎进府中。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卢植早已在厅中等候。

看着刘备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地,眼中含泪诉说功绩未得封赏时,卢植心中一阵酸涩。他暗自思忖,玄德这孩子,自小就胸怀大志,为人忠义纯良,在平定黄巾之乱时冲锋陷阵,如此功绩竟被朝廷忽视,实在令人心寒。朝堂之上,那些权贵只看重出身与家族势力,全然不顾真正为国立功之人,这般风气,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自己身为刘备的恩师,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埋没?此次,无论如何都要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为玄德争取一个应有的机会,不能让这忠义之士的热血白流。

卢植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刘备面前,双手扶起他,神色关切:“玄德,快快请起,你我师徒不必如此多礼。”卢植仔细端详着刘备,只见他面容憔悴,眼神中却透着不屈的坚毅,不禁心中感慨。

卢植招呼他们坐下,又让仆人奉上茶水。待众人坐定,卢植缓缓说道:“玄德,我知道你和两位兄弟的功劳,朝堂之上,有些事情并非如表面那般简单。这其中牵扯到各方势力的博弈,还有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

刘备急切地说道:“恩师,我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能有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可如今却被这般冷落,实在心有不甘。”

卢植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你且放心,我定会为你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你为人忠义,又有才能,不应被埋没。”

三人又与卢植交谈了许久,才起身告辞。离开卢植府邸时,刘备的神色虽然依旧凝重,但眼中却多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