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殿内,群臣聚集,正襟危坐,气氛凝重而庄严。
刘欣的手指轻轻摩挲过奏书上的墨迹,精心准备的提案,缓缓抬起眼眸,最终定格在前排端坐的朱博身上:“丞相上书的意思,重新恢复御史大夫之职,是吗?”
朱博随即稳稳地站起,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是的,陛下。臣以为,大司空之职冗余且权责不明,易导致朝政混乱,若复置御史大夫,遵奉旧制,可以明晰权责。
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群臣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提议感到意外。
何武挺身而出,声音洪亮:“陛下不可!三公制已然确立,其稳定性与合理性早已得到验证,若轻易朝令夕改,势必引起朝野动荡,不利于稳定。
何武作为曾经的三公制的推行者,对这件事是极力反对。
朱博闻言,眉头一皱,迅速反驳道:“大司空之职虽设,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朝政中的一块绊脚石,复置御史大夫,提升朝政效率。”
群臣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显然都在权衡利弊,考虑着各自的立场。
就在这时,师丹也缓缓起身,选择了站在何武一边:“陛下,臣亦认为三公制不可轻易动摇,贸然恢复,恐非明智之举。”
师丹的表态,无疑给这场争论增添了几分微妙,使得的意见在群臣中颇具分量。
刘欣静静地听着,目光在三位大臣之间来回游移终于,缓缓开口:“朕以为朱卿所言,确有可取之处,御史大夫之职,自古以来便是监察百官的要职,恢复旧制,正是整顿朝纲的良策。”
朱博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样子可以一步一步的,卸了师丹的权,将自己人安排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