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罪证

夜空深沉,乌漆抹黑,寂静到令人生畏,大司马府邸内,廊檐下的灯笼微微摇曳,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从未央宫宴会回来的王莽,尚未下榻,步入书房内,点燃油灯,轻轻推开木窗,一阵夜风趁势而入,沙沙作响,与外面的漆黑融为一体。

油灯的火苗跳跃,王莽坐在椅子上,从桌子抽屉抽出一本书,赫然写着国家计划,随后提起毛笔,继续写自己的计划,关于科举,运河,驰道,以及各项对未来的规划。

现如今已然达到宗师,但是单靠个人的武力远远还不够,一定真正做到主宰这个国家的命运,治理好这个国家才是王道,对未来即将到来的事做准备,防止重蹈覆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写的差不多,王莽吹了吹墨迹,将其放到书架上一个暗门里面,最后将它关闭,紧紧将锁住。

王莽看向窗外一片漆黑,思考着对于明天的辩论,是不抱有任何希望,观察刘欣近来对自己和师丹的态度。

会站在朱博和傅宴这一边,再加上刘宓这个疯女人从中出主意,自己被迫辞掉这官职是迟早的事。

王莽抚摸着胡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得留有后手,哪怕自己离开长安,也有从中布局等待时机,反败为胜。

……………………………

次日清晨,阳光如细丝般穿透薄云。北阙门缓缓开启,长安城内的儒生们纷纷汇聚于前殿内,准备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辩论。

群臣们也早早到场,各自心怀鬼胎,静观事态发展。

刘欣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儒生和群臣。

辩论开始,儒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支持王政君,认为太皇太后身份尊贵,理应居于主位。

也有人支持傅瑶,认为定陶太后作为皇帝的祖母,也应享有同等的礼遇。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辩论陷入僵局之际,朱傅起身看向众人,声音洪亮的说道:,我朝的制度,推崇近亲,让近亲尊贵显赫。所以不如定陶恭皇,不应该再被称呼为定陶。尊恭皇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恭皇后丁氏为帝太后,在长安城为恭皇立庙。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儒生们面面相觑,有的瞠目结舌,有的则低头私语,脸上满是惊愕与不解,没想到这个光禄大夫,如此之大胆,这明显是有讨好傅太后,

这时候远处不起眼的角落之中,董宏快速走向前说道:,光禄大夫所言极是,确实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