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调换弹药标签,到达柳树沟

虽然一时半会之间,没有办法把这些物资收进随身空间之中,不过赵昆仑却倒也并没有显得着急。

他非常相信旅长,也非常相信八路军有能力也有实力能够打赢这一次伏击,能够将这些物资缴获。

既然如此,那物资早晚也都是属于自己人的,至于收不收进他自己的随身空间,倒也没什么所谓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赵昆仑眼珠一转,突然之间就想起了一个给鬼子使坏的办法。

他料想到,如果在遭遇伏击以后,一旦鬼子吃了大亏,那么这些被打的急眼的小鬼子们,很有可能会直接动用他们所运输的这批弹药。

自己现在就可以借着搬运弹药的这个机会,先提前布局,摆小鬼子一道。

一路上走了这么久,其实这还是赵昆仑第一次接触鬼子的这批弹药箱和物资。

不得不说,小鬼子在管理武器弹药和物资方面的态度还是比较严谨和认真负责的。

赵昆仑发现,每一个木箱子上面都被鬼子贴着标签,几乎没有任何遗漏。

特别是那些装着炮弹的弹药箱上面,都贴着标注有生产批次、弹药类型以及炮弹口径等详细信息的标识,这样在以后取用的时候也特别的好辨认。

赵昆仑想了想,选择了只搬那些装有炮弹的箱子。

他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一个木箱子里面其实装不了几发炮弹,跟装子弹的弹药箱比起来,箱子反而相对比较的轻,而子弹单个的个头虽然很小,但它的数量比较的多,装子弹的箱子反而是比炮弹的箱子还要重很多,简直是重的要命。

第二则是,他只有在这些大炮使用的炮弹箱子上做一些手脚,那以后对鬼子们才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损失。

赵昆仑立刻加入到了搬运货物的行列之中。

每一次搬运的时候,他都会特意挑选两个装有不同型号炮弹的箱子。

这些箱子的大小都差不多,重量都差相仿佛。

但是里面所装得炮弹却差别很大。

比如有时候他搬的两个箱子,上面装的是用于掷弹筒所发射的小型榴弹。那下面的箱子装的就是用于迫击炮所使用的大口径榴弹、高爆弹或者燃烧弹之类的。

如果上面的箱子搬的是迫击炮炮弹,则下面的箱子他也会挑选一个步兵炮炮弹或者掷弹筒炮弹箱。

每一次两个箱子里的东西都完全不一样。

在走到半道上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小动作。

比如有时候用膝盖顶住箱子,装做暂时歇息缓一缓喘口气的样子,然后把一只手悄悄的腾出来,飞快的把两个箱子上面的标签互相给调换过来。

这调换标签其实非常的简单。

鬼子这时的工业已经非常的发达,他们所生产的标签就是那种背后带着一层粘胶的防水纸标签。

单就制作标签这个工艺技术,其实比现代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只需要轻轻揭掉,然后再拍到另一个箱子上即可。

搞这些小动作其实非常的简单,不过也就是动动手的事儿。

鬼子士兵们都在忙着干活,军官们都在忙着指挥输通交通,因此倒是也没人注意到他干的这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