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岳不清问师解惑

第101章岳不清问师解惑

问道深山

岳不清在众多村民齐心协力的帮助之下,终于完成了儿子岳诗泽的葬礼。当那一抔抔黄土缓缓覆盖上那薄杨棺木的时候,岳不清感觉仿佛有一道闪电劈过心头,瞬间将他生命中的光芒彻底熄灭。曾经熙熙攘攘、充满欢声笑语的医馆,此刻却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他孤单一人的身影在其中徘徊。往昔那些前来求医问药的人们络绎不绝的热闹场面,如今已如同过眼云烟般消散得无影无踪。望着空荡荡的医馆,岳不清再也提不起一丝一毫继续开馆行医的兴致和动力。

儿子的突然离世,对于岳不清来说,犹如一团浓密得无法拨开的迷雾,完全超出了常理所能解释的范畴,这令他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岳不清都会从噩梦中猛然惊醒,冷汗湿透衣衫。而每当此时,儿子那张鲜活生动的面容以及亲切和蔼的笑容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挥之不去。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如潮水一般汹涌澎湃,反复思考着儿子死亡背后可能隐藏着的真相。渐渐地,他越来越坚信这件事情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其中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内情。然而,究竟谁能够为他解开这个谜团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岳不清最终认定唯有一个人可以给他想要的答案——那便是他的师父,那位一直隐居在深山之中一座古老道观里的世外高人。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去找寻师父寻求帮助,岳不清便开始着手准备简单的行装。他默默地收拾着几件衣物和一些必备的物品,眼神时不时地扫过家中的每一处角落。这个曾经无比温馨、充满回忆的家,如今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那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如今,儿子已经不在人世,家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成了刺痛他心灵的尖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那无法承受的失去之痛。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出家门,由于年岁渐长,身体早已不复当年那般健壮,难以承受漫长路途的奔波劳累,于是便租用了一辆马车作为代步工具。

驾车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后生,他目光敏锐地察觉到岳不清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所透露出的无尽沧桑以及深深的疲惫之色。许是出于对这位老人的尊重,亦或是不想打扰到他内心的悲痛,后生并未多言,只是默默地握紧缰绳,稳稳当当地赶着马车前行。

这一路上,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般不断变换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雄伟壮观;近处绿草如茵的草地随风摇曳生姿;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淌而过……然而,这一切美景对于此刻满心哀愁的岳不清来说,都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根本无暇顾及。他那颗破碎的心完全沉浸在了对儿子死因的苦苦思索之中,同时心中还牵挂着即将要见到的师父,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关于此事的线索或者解答。

伴随着车轮滚滚向前转动的声音,马车一路疾驰,距离那座深藏于大山之中的道观也越来越近。而岳不清感觉自己距离真相和答案似乎也正在一点点靠近。

正所谓“有书则长,无书则短”,时间匆匆流逝,不出两日功夫,马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那片神秘幽静的深山。这里古树参天而立,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绿色天幕。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划破这份宁静,给这片山林增添了几分空灵之感。

远远望去,可以看见一座古老的道观静静地矗立在山林之间。它那红色的围墙和青色的瓦片在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衬托之下显得格外醒目,宛如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道观之前,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缓缓停下。岳不清身着一袭青衫,从马车上慢慢跳下,这一路坐车坐的腿脚都麻了。他动作迟缓地从衣袖中取出几枚铜钱,递给赶车的后生,并微笑着道了声谢。后生接过车钱,挥动马鞭,驾驭着马车渐行渐远,只留岳不清一人孤独地伫立在道观门前。

岳不清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要将这道观周围清新的空气全部吸入腹中。然后,他稳了稳心神,迈步向前,走到那扇略显陈旧却又透着庄重气息的大门前。抬起右手,他轻轻敲响了门上的铜环。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山间回荡开来,惊起几只栖息在附近树枝上的鸟儿。

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极其细微的响动传来,仿佛是什么东西轻轻摩擦着地面一般。紧接着,那扇紧闭许久的大门开始缓缓移动,发出一阵低沉而又悠长的嘎吱声。终于,伴随着最后一丝阻力的消失,门被完全推开了。

只见一个面容清秀、五官精致得如同画中之人般的小道童小心翼翼地从门缝里探出头来。他那双明亮如星的眼眸迅速扫视了一圈门外的景象,当目光落在岳不清身上时,原本平静如水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小道童身穿一袭灰色道袍,道袍虽然样式简单,但却显得干净整洁。此刻,他看到岳不清后,连忙将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向着岳不清行了一个标准的道家之礼,并开口说道:“岳师兄,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您啊!真是好久不见了呢!不知道您此次大驾光临,究竟所谓何事呀?唉……只是可惜现在师父正在闭关修炼,期间不见任何俗人,更是对外界之事不闻不问。所以,师兄可能还需要稍等我片刻哦,待我进去先问询一下师父是否方便接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