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初棠见崔舒月活得清醒,便放心了。
她说起了正事,“三天后,我会下江南,这一去怕是得三四个月,书院就交给你了。”
崔舒月知道叶初棠一直都想去扬州看她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之前因事情多,孩子又小,才没有动身。
她点了点头,“祁夫人,你放心去吧,我会看好书院,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我去会找华庭书院的院长。”
“好,辛苦了,等我从江南回来,给你带礼物。”
“那我就先谢过了。”
叶初棠在学院待到学子下学。
然后带着安安和乐乐坐上马车,前往刺史府。
车内。
叶初棠考了下乐乐的心算。
乐乐回答得又快又准。
叶初棠考完,刮了下她的小鼻子,“你呀,明明很聪慧,却总不好好学。”
乐乐不服气,撅着小嘴说道:“他们学得太慢啦,就算我好好学,也得等大家的进度。”
所以她才将夫子的话听一句落三句。
不然立马学会了,也会很无聊。
叶初棠笑了笑,“要不你以后就跟在娘身边,娘亲自教你。”
乐乐吓得瞪大眼睛,立刻拒绝。
“娘那么忙,女儿不敢耽误娘的时间,去学院就好。”
叶初棠知道乐乐是觉得她太严厉了,不想被管束。
她靠在马车的车厢上,一脸遗憾地说道:“可是怎么办呢?你们兄妹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里,每天都得和娘待在一起,只能由娘来教了。”
乐乐一听,觉得天都要塌了。
她连忙抓着叶初棠的衣袖轻晃,撒娇道:“娘,我以后会乖的,您就让我去书院上学好不好?”
叶初棠支起右腿,语气懒洋洋的。
“你确定?”
乐乐刚要点头,安安就问道:“娘,您是准备带我和妹妹下江南了吗?”
这话一出,乐乐立刻闭上微张的小嘴。
从出生到现在,她还没出过远门呢!
诗里总写烟雨三月下江南,她早就想去看看了。
叶初棠没有回答安安,眼睛依旧盯着乐乐。
“娘在问你话,回答。”
乐乐仰头,亲了下叶初棠的脸颊。
“乐乐最喜欢娘亲了,想要一直和娘亲待在一起。”
叶初棠轻轻戳了下乐乐的额头,“小机灵鬼。”
说完,她看向安安,点了点头。
“三日后出发。”
“那我和妹妹明日还上学堂吗?”
“当然上,你们又不需要准备什么,多学点东西没什么坏处。”
乐乐刚要撒娇不去学堂,就被叶初棠横了一眼,识趣地闭了嘴。
安安很喜欢去学堂。
因为他好学,夫子也愿意教,每天都会有收获。
马车在刺史府门口停下。
祁家的马车很好认,门房立刻上前伺候,并让人去隔壁的府衙通报。
叶初棠下了马车,将两个孩子抱了下来。
门房恭敬地俯身行礼。
“祁夫人,祁公子,祈小姐,里面请。”
安安和乐乐常来刺史府,轻车熟路地去了正厅。
下人刚给三人上茶,宋景宁就回来了。
“初儿,你来之前怎么没说一声,我好让厨房多准备一些饭菜。”
叶初棠笑着道:“又不是外人,不用讲究。”
“正因为是亲人,才需要准备得更妥当。”
宋景宁说完,看向安安和乐乐。
“你们想吃什么?”
安安谦谦有礼地说道:“舅舅安排什么,外甥就吃什么。”
不是他客套,而是他不挑食。
乐乐率真又直接,“舅舅,我想吃红烧排骨和家常豆腐。”
“好,我让厨房去做。”
宋景宁让下人去通知厨房后,问叶初棠。
“初儿,你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叶初棠来刺史府,一般都会提前知会一声。
突然造访,定是有事,而且是急事。
叶初棠见宋景宁一脸担忧,连忙说出来的目的。
“兄长,如今天山郡安稳又富庶,不需要我坐镇了,我打算三日后下江南,去看看外祖父和外祖母,兄长要一起吗?”
唐家两老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特别好。
她想早点去见见,以免突发意外,留下遗憾。
宋景宁点头,“当然,天山郡尽在祁家掌控,就算我离开,也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