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叶初棠是百姓的活菩萨

被惹怒的她,说话很直接。

“各位,我的确想过沿用天山郡的模式,让各地的农户用收成来抵扣种子钱。可旱情还在持续,你们压根就保证不了收成,如此一来我肯定会亏本。若换作是你们,会做这亏本的生意吗?反正我不会做,你们另找冤大头去吧。”

这话十分不客气,所有人都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祁夫人别生气,我们没有白拿的意思,只是随口一问,既然你不同意,我们愿意买粮食。”

“对对对,就按祁夫人之前说的价,云阳郡要五百石。”

“荆州城要四百石,运输我自己解决。”

“祁夫人,扬州城想要一千石粮食,江南不缺水,粮食的产量有保障,是卖还是合作,你来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叶初棠想到江南唐家,看向说话的扬州长史。

“我的外祖唐家,还好吗?”

扬州长史十分有眼色地套近乎,说了唐家现在的情况。

唐家作为曾经的江南首富,就算被抄家了,暗藏的私产和财帛也足够让他们过得富裕。

但因内斗严重,导致分家分财产,彻底没落。

有人将钱财挥霍一空,如今过得穷困潦倒。

有人用钱财东山再起,如今又是富商。

也有人守着钱财过普通日子,比如唐家嫡系。

嫡系就是唐家两老和两个儿子一家。

儿子没什么经商之能,但两老能力出众

只要他们愿意经商,要不了几年就能再次成为富商。

但嫡系经历抄家一事后,担心生意做得太大,再次招来横祸,便老实度日。

扬州长史说完唐家的大致情况后,详细地提了一下唐家两老。

“祁夫人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身体不太好,家里又有不省心的儿子,晚年过得并不如意。”

叶初棠听完,向长史道了谢。

“多谢大人告知,若扬州府衙缺银子,粮食可以用免费拿走,明年用部分收成来还。”

扬州的官府有心结交祁宴舟和叶初棠,不想做一锤子买卖。

长史立马就选择了免费拿粮食。

“祁夫人,一千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你是不是得派人去扬州城监管农户,以免他们谎报收成,给你造成损失。”

叶初棠摇头,“不用这么麻烦,我会和大人签一份契书,一千石粮食的售价,以及明年收成的抵扣,哪个价值高,我要哪个。”

按常理来说,只要不遇到天灾,收成抵扣的价值,肯定是大于粮食售价的。

若她明年拿到的是粮食售价,那一定是扬州官府做了假数据。

以后就没必要再合作。

扬州长史明白叶初棠言外之意。

他连忙保证道:“祁夫人放心,扬州城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叶初棠让单儿记下每个州郡所需的种子数量后,被问起了挖井的技巧。

关于挖井技巧,她实在没法教,只能用“鬼盗”来打掩护。

然后教了大家一些书本上的地质勘测经验。

她不能保证成功,但挖树水的几率比胡乱挖井要大得多。

有的州郡干旱十分严重,跪下来求叶初棠。

“祁夫人,不知你可否让‘鬼盗’去太仓郡走一趟,哪怕只挖几口吃水的井,也是好的。”

“对不住,他不能离我太远,去不了。”

下跪的人以头抢地,“求祁夫人可怜可怜百姓,去太仓郡走一趟。”

太仓郡在北辰国的西部中心,离天山郡不算太远。

但地理环境不好,多石山,没什么植被,水资源紧缺。

而且很难挖井,因为地表之下都是巨石。

叶初棠连忙将太仓郡的司马扶起来,“马大人,我虽然不能去太仓郡,但我有办法能让百姓有水喝。”

太仓郡除了山多,盐湖也多。

可以用蒸馏法提取饮用水。

她将方法说给太仓郡司马听后,对方一脸怀疑,却没敢质问。

“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万一有惊喜呢?”

“多谢祁夫人提点。”

叶初棠见事情谈完了,看向单儿。

“单儿一会就带你们去东郊的粮仓取粮食,你们若找不到人运输,我可以安排驻军押送,你们自己付押送的费用。”

各州郡的官员都买了不少粮食,押送所需的车马人数量也多。

以镖局的情况来看,最多能接一个州郡的押送。

叶初棠的话,解决了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祁夫人放心,路途遥远,押送的酬劳不会低。”

“酬劳的事,你们自己和驻军谈。”

说完,叶初棠看向屋外,下逐客令。

“西北入秋后,很快就会入冬,大雪随时会来,你们尽快启程离开。”

“祁夫人,告辞!”

单儿带着各州郡的官员离开后,叶初棠给唐家两老写了一封信。

写完后,她交给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