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夫子多了,来上学的女孩也多了。
读书声朗朗,稚嫩又充满力量。
崔舒月是院长,如今已经不教学了,是书院的管理者。
叶初棠直接去了她的书房。
“舒月,在忙什么?”
熟悉的声音响起,崔舒月连忙抬头。
看到叶初棠来了,她放下手中的笔,笑着站起身。
“祁夫人,你回来了,快坐。”
说完,她就让书童倒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找出了叶初棠离开这段时间的日志记录。
因书院多了夫子和学生,日志的内容很多,有两本。
叶初棠伸手推开,“舒月,你管理学院我放心,不用看了。”
“祁夫人还是看看吧,你才是学院的主人。”
“舒月,你放过我吧,在外奔波了一个多月,刚回来就得管这管那的,好累。”
崔舒月听到这话,将日志记录撤了回来。
“那我简单和叶院长概括一下吧。”
叶初棠没有拒绝,安静地听崔舒月说着书院这一个多月的变化。
了解新到的夫子,以及新收的学生。
等崔舒月说完,她说道:“舒月,我以后不教医术了,由大嫂来教。”
“好,我稍后和祁大夫人签一份契书。祁夫人想教什么?”
“什么也不教,和你一同来管理书院,发掘孩子们的长项,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华庭书院的宗旨。
但女子和男子将来要走的路有所不同。
英华书院不能照搬华庭书院的教学方法,得有一套自己的育人之策。
崔舒月虽然文采好,但只会传授经验,不懂创新。
“祁夫人请说,我一定照办。”
叶初棠对“因材施教”只有大致的设想,能不能实施,效果如何,都有待验证。
因她的教书理念太过超前,崔舒月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需要她详细解释。
这一聊就是一个时辰,嗓子都要冒烟了。
“舒月,我不确定刚才说的是否可行,先试试吧。”
崔舒月听完叶初棠的话后,对她的崇敬已经超过了宋景宁。
“世人皆知祁夫人文采好,却不知你的想法和能力,比文采要好得多。”
叶初棠笑着道:“其实我的文采并不好,那些惊才绝艳的诗词,都是师父教的。”
她没办法说自己是照搬古人的,只能将他们称为“师父”。
崔舒月自然不信这话,但她也没反驳,只当叶初棠是在谦虚。
“祁夫人,你刚才说的那些,我都记下来了,稍后会整理出来,并细化一下。”
叶初棠点点头,站起身。
“行,你忙吧,学院就交给你了,若是需要我帮忙,随时去祁府找我。”
崔舒月知道叶初棠总是很忙,点头应下。
“好,若有不懂之处,我会去祁府请夫人赐教。”
“今晚不忙的话,去天下楼吃饭。”
崔舒月看了眼方才写的东西,摇头拒绝。
“不了,我想快点将这些整理出来。”
“也行,你忙吧,我去看看孩子们,和她们说一声,以后就由大嫂教医术的事。”
“祁夫人慢走。”
叶初棠去客堂时,夏姝正在教学生认新草药。
她没有进去,在门外听了一会。
夏姝温柔又有耐心,讲的还十分详细,姑娘们很喜欢她。
叶初棠等她讲完,才进课堂。
学生已经很久没见叶初棠,对她都有些陌生了。
还是在夏姝的提醒下,才起身行礼。
“见过叶夫子。”
叶初棠并不介意学生的疏离,直接说明来意。
“以后,就由夏夫子教你们医术,希望你们能学有所成。”
有人问道:“叶夫子不教我们医术了吗?”
“教,等你们的医学知识丰富一些,我会和夏夫子一起教你们。”
说完,叶初棠便离开了。
夏姝出来相送。
两人走到学院门口,叶初棠说道:“大嫂,孙楚今晚在天下楼宴客,大哥肯定会去,你一会也来凑个热闹。”